新金融搜索:
首页 > 保险 > 保险公司

透视平安2022中报:寿险缘何超预期?聚力“转型+生态”双引擎!

发布时间:2022-08-25

时至8月下旬,上市险企进入2022年中期业绩“放榜期”。

回望2022年上半场,受疫情反噬和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保险业资产负债两端双重承压,叠加行业转型期保险代理人数量减少、新业务收入乏力的阵痛,市场经营主体倍感挑战。

这样的大环境下,上市险企会如何应对,又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经营答卷?就在市场观望之时,综合金融巨头中国平安(601318)率先交出答卷。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平安顶住了压力,交出了一份“稳增长”成绩单。中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9%。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板块表现突出,营运利润实现了17.4%的同比增长。

在人身险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缘何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表现超预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值得深入剖析。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2022年上半年的金融保险市场,“不确定性”或被列入优先级。

疫情演进扑朔迷离、宏观经济需求不足、资本市场震荡波动,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加剧了处在转型深水区的行业阵痛,这样的悲观、迷茫也反映在2022年上半年上市险企被低估的股价上。

但越是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人们更渴望寻找确定性的答案,来激励自己继续前行。而中国平安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或许将为市场注入一些信心。

中国平安2022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集团利润稳定增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853.4亿元,同比增长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73亿元,同比增长3.9%。

对于中国平安今年上半年的盈利表现,招商证券(600999)非银研究团队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客观评述称,“公司的营运利润和净利润双双实现低位增长,优于同业”。

基于良好的盈利情况,中国平安也延续一贯回馈股东的风格,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92元,同比增长4.5%。

众所周知,作为综合金融集团,中国平安的经营业绩来自于多个业务维度。而分板块来看,平安各个细分业务的经营表现亦是可圈可点。

如银行业务中,202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000001)实现净利润220.88亿元,同比增长25.6%;资产管理业务中,平安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38.5%;平安信托的受托资产管理规模较年初增长15.5%;平安资产的受托资产管理规模较年初增长4.7%。

于中国平安而言,保险板块无疑是集团发展的重心。可以看到,在投资端,平安通过“双哑铃”型的配置策略,在长期资产供给紧缺的条件下,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取得稳健收益,年化净投资收益率和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9%和3.1%。负债端方面,平安产险也发挥“稳定”,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1%。

相比之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为集团改革“重头戏”的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板块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上半年营运利润589.93亿元,同比增长17.4%,成为集团整体营运利润增长的引擎。

对于取得这样的经营业绩,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姚波在8月24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当前相对具有挑战性的市场环境下,管理层对于上半年实现稳增长的经营业绩,予以充分肯定,这是来之不易的”。

可能有人会问,在行业整体走弱的背景下,为何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板块能够逆势突围?实际上,深入拆解中国平安的业绩报告不难发现,当中诸多不容忽视的硬核指标表现,支撑了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稳步走强。

对此,『A智慧保』分三个维度来为大家剖析,先来看渠道方面,2022年上半年,平安寿险代理人产能明显提升,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9%,代理人人均月收入7957元,同比增长35.1%。其中,作为个险精锐之师的钻石队伍,人均首年保费是整体队伍的4.7倍,且顶尖绩优人数同比增长7.7%。

此外,基于平安寿险在银保、社区网格化、下沉网络等渠道的多元布局,这三大渠道在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中的占比也达到13.4%,而两三年前,这一占比还仅有9%左右。

除了多元渠道的贡献持续增长外,在产品层面,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打破以产品为导向的传统经营路径,围绕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升级。

例如,上半年,在市场利率下行的趋势下,为满足客户养老保障及财富管理需求,平安寿险优化年金险等产品形态,并推出“盛世金越”增额终身寿险;保障型产品方面,平安寿险对客群进行精细化深耕,重点开拓少儿重疾、医疗险等细分市场。中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板块在传统寿险和年金险两大险种上,取得的规模保费同比别分增长4.35%和5%。

相较于渠道和产品端的贡献,很多人会忽略服务带来的价值,但透过平安的中期报告,可以鲜明感受到,平安正通过布局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实现客户黏性的有效提升。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平安寿险30%的新增客户来自医疗健康服务用户转化;新契约客户月均健康服务使用率为25.9%。另据中报披露,使用平安线上问诊的客户加保率为未使用客户的3.5倍,享有服务权益的客户贡献了46%的新业务价值。

这样的客户经营成果,在当前保险消费需求不振、获客难度徒增的市场中,格外令人艳羡。

当然,想要收获甘甜的果实,背后必然需要日复一日地默默耕耘与浇灌。

而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稳步向好,离不开平安近三年来自上而下坚定推动寿险改革的战略决心。

从中国平安创始人马明哲喊出“改革刻不容缓、别无选择”,到今年6月底,平安寿险高峰会上,其乐观地表达“曙光在前、胜利在望”,皆传递出平安对改革创新的坚守与执着。

从落地执行层面看,平安寿险改革的战术打法并不盲目,而是基于对市场变化的观察与思考,不断延伸、拓宽。譬如,在渠道改革上,平安寿险已经从较为单一的代理人渠道,向推动包括社区网格化渠道、银行优才渠道、下沉网络渠道在内的四大渠道同步转型。

如果说渠道改革更多涉及的是险企本身,考验的是管理层的战略定力,那么,产品及服务层面的创新,则更强调险企对国家宏观战略、客户需求的深入洞察。

而平安寿险选择依托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的资源优势,通过打造“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三大产品及服务体系,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平安创新推出的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更是给行业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为市场打开了作为支付角色的金融服务与健康管理生态无缝融合的想象空间。

而这样的产品与服务创新举措,既契合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的战略转型定位,也迎合了当前国家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时代背景。

如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就提出,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

紧接着,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的《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也提出,“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管理式医疗试点”。

可见,平安的改革与创新,与国家战略和民生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亦彰显了战略格局与远见。

所谓一切过去皆为序章,着眼2022年下半场,疫情扰动及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仍在,那么平安将如何直面挑战,继续在寿险改革的道路上攻坚克难?

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表示,接下来寿险转型仍将按照原定计划,年底前会完成剩下35%的营业部改革,而最终效果会是循序渐进的呈现。

“通常而言,每个改革政策都需要至少12到18个月的周期去推动,公司会逐步稳健做好基础,越做越好。”陈心颖乐观地分析指出。

就中国平安整体的发展规划来看,姚波坦言,今年下半年,虽然疫情较上半年有所改善,但多点散发的局部疫情,也会影响线下展业。宏观经济下行、客户需求减弱等都会为经营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

“但我们也会坚持‘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的战略,一方面抓住医疗健康领域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推动公司内部的稳增长和降本增效,以确保整体全年业绩有比较好的表现。”姚波指出。

这一说法,也与马明哲在中报致辞中的展望如出一辙。马明哲表示,2022年下半年,中国平安将坚定贯彻 “聚焦主业、优化结构、降本增效、合规经营” 这十六字的经营方针。一方面全力以赴推动寿险改革,提升集团经营效率,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千方百计助力国家稳增长 ;另一方面,要未雨绸缪严控经营成本,为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结  语

今年7月,中国平安宣布升级公司品牌标识,将原有的“金融·科技”标语升级为“专业·价值”。“专业”是指通过专业的金融顾问服务,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简单便捷的消费体验,“价值”是指基于平安对中国市场及消费者的深刻理解,持续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透过品牌标识换新,不难感受到,平安推动寿险改革、布局医疗健康生态等一系列战略的底层逻辑,与一直以来推崇“专业,让生活更简单”一脉相承。

长按关注,精彩呈现

长按关注,随时沟通

投稿有酬·爆料必谢

344236809@qq.com

一周回顾

汇友五周年:“多能”老总请辞,多岗急补位!转型之路如何前行?

“将帅”齐换!国元农险迎“70后”董事长,再续上市梦!

周评|政策支持积极生育!保险能够扮演什么角色?

赋能型人才也“吃香”!太平人寿教育培训部热招,管理岗限时开放!

“中国保险这十年”⑩:弘康人寿:从开新路到遇瓶颈,下一步打出生态牌?

“中国保险这十年”⑨:中韩人寿:身份大变,总裁换新!新征程发力全国?

应对“低生育率”放大招:“辅助生殖”将纳入医保!商保何去何从?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智慧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来源:
作者: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