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研发到消费,一场深刻的科技风潮,正在改变美妆行业的形态。
当“早P晚R”、“刷酸建立耐受”等新一波科技护肤公式成为热议话题,科技正成为美妆行业新的叙事核心。据麦肯锡今年6月的调研,“能够针对性解决肌肤问题并具显著功效”是40%消费者购买护肤品时最看重的原因。“成分科技”,这个曾经深藏于玻璃器皿中的概念,悄然核心议题。
前沿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美妆领域。从「AR试妆」,到「智能分货系统」,再到将成分验证周期从传统的数月缩短至数周的AI筛选平台……在过去的一年,美妆行业技术突破的案例,从实验室不断涌向市场。
一边是行业爆发式成长,一边是更加理性的消费者,新的挑战凸显出来:消费者如何穿透复杂的概念,触摸到简单实用的商品内核,买到适合自己的美妆好货?品牌如何将硬核的科技语言,转译为大众可感可信的解决方案?
2025年,巨量引擎旗下常青藤IP——「了不起的中国成分」焕新升级为「了不起的成分科技」,精准切入这一行业需求。它不再仅仅讲述“中国故事”,而是以“科技”为叙事基石,联动国家央媒的权威背书、皮肤学界的专家天团、前沿的AI视觉美学以及抖音全域电商生态,带来了一场从认知到信任,从种草到转化的应势之变。参与活动的品牌,活动后行业排名最高提升193位,净推荐值最高增长5950%,品牌搜索PV最高提升550%,活动期GMV最高提升达1033%。
Part 1
“成分党”崛起崭露新趋势,实力品牌如何“破壁”成关键
在抖音等社交媒体逛逛,你很难不惊讶于当下消费者,对护肤产品研究之深。
从「分层护肤」的悄然风靡,到「精简护肤」成为季节交替时的周期性热议……不难发现,在品牌之外,消费者们形成了新的关注点:成分。相比于品牌的推荐,“成分党”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成分表不会造假,科学,是护肤最可靠的理性判断。
从“品牌认知时代”,迈入“成分理性时代”,这场认知升级背后,是中国美妆市场的发展。当前,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国。2025年,科技护肤细分市场的规模更是预计突破4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此外,头部品牌研发投入的同比增幅普遍超过25%,专利申请重心也从外观设计转向成分结构、制备工艺等核心技术——美妆的竞争,已进入由实证科技应用定义的“深水区”。
政策的东风也同步而至。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若干规定》,进一步鼓励了行业对科技原料的应用。品牌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自然堂从558株极地菌种中,臻选出具备强大修护力和细胞新生力的极地酵母喜默因®;肌侣深耕抗老研究十余年,针对亚洲肌肤轮廓抗老难题,提出“升塑大师®科技”,调控抗老关键“升塑蛋白CCN1”,从根源阻拦衰老连锁反应,打造全景式科技抗老解决方案;从公立医院走出来的绽妍,从上百种创面修护成分中挖掘出重组贻贝粘蛋白这一“超级成分”,该成分通过“外成膜,内舒缓”的修护机制,可实现快速修护。作为国货品牌中最早将球PDRN应用到护肤上的品牌,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