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延续下跌趋势,卓创资讯大宗商品出厂价格指数累计下跌0.59%,其中工业品下跌2.03%,农产品上涨3.12%;期货方面文华商品指数下跌1.71%,其中工业品下跌0.97%,农产品下跌3.57%。
通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低位有所回暖,在经历连续三个月回落之后,1月份国际油价有所回暖,2024年国内成品油价格两次上调;红海事件继续发酵,抬升欧亚航线运价;煤炭供给充裕,动力煤现货价格延续回落趋势;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月份粮油价格有所回暖,水果,蔬菜,畜产品有所回暖。
生产端:生产效率总体呈现下降状态,产量及开工率指标总体下跌,部分行业有所回暖,反映到总量指标上制造业PMI指数仍处于荣枯线之下,但生产分项指标回到荣枯线之上,总体有所回暖;高炉,丙烯开工指标处于近五年低位,纯苯开工近四年低位,半钢轮胎开工处于近六年高位;山东地炼开工低于23年同期水平,但明显高于22年。
消费端:房地产市场1月份成交仍有所回落,TOP100企业同比下滑33.3%,但值得注意的是拿地数据有显著回暖。政策端支持力度进一步加码,广州、苏州和上海优化限购政策,南京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至3.9%;此外,1月5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发文支持企业和事业单位依法依规批量购买存量闲置房屋用作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会议强调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1月份汽车产销热度环比有所回落,但同比仍保持在相对高位状态,新年官方直降活动以及新一轮地方政府购车补贴政策支持新车市场消费,汽车经销商库粗预警指数为59.9%,环比升上,整个汽车流通业处于不景气状态。
货币:近期美元指数维持强势,1月累计上涨2.1%。主要非美货币兑美元贬值,其中,日元调整幅度较大,1月以来兑美元累计贬值5.1%;美元指数偏强走势下,人民币兑美元承压。离岸人民币结束连续两个月下跌,1月份小幅回升0.89%,人民币中间价由7.09左右上行至7.11附近,即期汇率则贬至7.19附近。
国内宏观:经济复苏仍在路上,但市场给与的预期相对悲观。1月份PMI指标环比有所好转,结束23年四季度连续三个月的回落趋势,中观景气亦有边际企稳,15个细分制造业中,位于50以上景气扩张区间的行业个数回升至5个,较2023年12月增加了1个,化工行业景气度回升至荣枯线上方;政策端着力点在化解风险上,发力效果正在逐步显现。货币政策角度,2024年第一次降准将在2月份落地,届时将释放1万亿流动性,降准政策提前披露,旨在稳定市场预期,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基础上,动用结构性工具发力支持涉农、小微领域;随着春节临近,消费品行业和居民线下消费活动季节性好转;地方两会召开,各省份2024年GDP加权平均增长目标为5.4%,低于2023年的5.6%。此外,各地大多调降2024年投资目标,而产业政策和三大工程部署有所加码。
国际宏观:海外经济仍存韧性,IMF上调24年经济增长预期。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中IMF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相比2023年10月时的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上调24年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美国以及一些大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呈现出比预期更强的韧性;美联储24年第一次议息会议继续打压市场过高的降息预期,近期相关数据的表现也让美联储货币政策更加谨慎,1月FOMC会议声明暗示了对于通胀的担心,会后联邦基金期货隐含的3月美联储降息概率最低下降到了35%,虽然整体来看对于2024年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的基本预期没有改变,但美联储具体何时开始降息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欧洲货币政策会议维持三大关键利率和缩表计划不变,日本央行选择按兵不动;巴西央行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
重要宏观数据回顾:2023年4季度GDP同比从3季度的4.9%回升至5.2%,全年实际GDP同比录得5.2%。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上行至6.8%,社零同比增速回落至7.4%;12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11月的2.9%加速至4.1%,其中基建投资增速在低基数下大幅上行至10.7%,制造业投资增速小幅回升,地产投资降幅仍有走阔。12月CPI从11月的-0.5%回升至-0.3%,PPI同比降幅从11月的3%收窄至2.7%。12月新增社融1.94万亿元,同比多增6,169亿元,可能受央行重启PSL提振。此外,12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回升至2.3%,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回升至0.2%。
重要提示:2月份为宏观数据空档期,重点关注春节期间线下场景消费,如出行,电影,餐饮和旅游等高频数据,以判断内需驱动的趋势和特点;另外需要关注地产成交的边际变化,从历史规律看,地产销售往往在春节后逐步回升,近期部分一二线城市放松限购政策或对地产成交形成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