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政策,尤其是第二轮“关税2.0”措施,对中国的化工行业及其相关商品或将产生深远影响。
聚乙烯(PE):供需失衡与进口依赖
美国是中国PE的主要进口国,2024年占比17.24%。关税加征10%后,进口成本上升,但中国市场自给率逐渐提高,冲击有限。2025年中国新增PE产能释放,下游需求增长缓慢,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建议通过优化进口结构,逐步增加中东等地区的进口,减少对美国PE依赖。另外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拓展国内市场,以满足国内高端PE需求。
原文链接:《中美PE贸易趋势及关税影响分析》
聚合MDI:反倾销与全球供应链重构
美国对中国聚合MDI反倾销提案可能导致出口成本大幅上升,关税从6.5%提升至41.5%。反倾销执行后,美国市场缺口可能由欧洲货源填补,全球MDI市场价格或走高。建议一方面通过调整出口策略,利用欧洲生产基地向北美出口,避免关税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原文链接:《理性看待美国对中国聚合MDI提高关税及反倾销 或孕育一定商机》
化学制品:出口承压,竞争力下降
美国对中国塑料制品加征10%关税,影响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通用塑料的出口。2024年中国对美国塑料制品出口占比23.07%,关税加征后,出口竞争力下降。医用橡胶手套等产品成本上升,市场份额可能被其他国家取代。有机化学品如丙烯酸及酯等产品,关税加征后,出口量下降,国内供应过剩,价格走低。建议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同时开拓新兴市场,加大对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出口。
原文链接:《美国关税对中国化工行业影响》
纺服行业:出口受阻与聚酯消费下降
美国是中国纺织品服装的最大出口市场,2024年出口额达508.39亿美元,占中国纺织服装总出口的17%。关税加征10%后,出口成本上升,预计2025年上半年抢出口效应减弱,出口增速将显著放缓。聚酯消费预期可能下降,纺织品服装是聚酯的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出口放缓间接削弱了聚酯的消费预期。2024年出口增长带动了聚酯需求,但关税加征后,这一增长动力减弱。关税政策导致出口均价下降,企业利润空间可能收窄,尤其是高端聚酯产品受负面影响更大。建议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加大对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以弥补对美出口的下降。采取产能转移投资,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原文链接:《关税2.0落地,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如何》
化工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关税加征削弱了中国化工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导致国内化工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另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供应链稳定性受到挑战,化工品贸易流向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第三,若中国采取关税反制措施,或将导致国内原材料成本上涨,企业利润空间被迫压缩。
而这也将迫使国内企业不断开拓新兴市场,进一步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和东南亚地区的出口。此外行业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实现新产品的研发,将为高端化工产品奠定竞争基础。
总体来看,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中国化工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成本上升、需求承压和供应链重构上。短期关税加征削弱了出口竞争力,部分领域面临订单减少和利润下降的压力。长期通过开拓新兴市场、技术创新和全球供应链布局,中国化工行业有望实现产业升级和长期竞争力的提升。
更多卓创资讯分析内容,关注卓创资讯报告中心
报告推荐:
2024-2025中国聚乙烯市场年度报告
2024-2025中国MDI市场年度报告
2024-2025中国塑料制品行业年度报告
2024-2025中国聚酯行业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