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和行业趋势的变革之际,我们常常发现,那些一度被视为金科玉律的市场分析模型,也可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荒谬可笑。这是因为市场的本质充满了不确定性,各种研究与分析最终只能提供一个概率性的答案,而非确凿无疑的结论。在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新能源领域,这一点尤为明显,几乎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百分之百预见的。
当前,国内的新能源设备企业正屹立于历史的出海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在过去的短短八个月里,A股市场中的出海企业经历了从宏大叙事引发的狂热追捧到“特朗普交易”影响下的理性回归。这些个股如过山车般的行情走势,似乎反映出投资人对我国企业能否真正成为世界品牌心存疑虑。
那么,对于国内新能源设备企业来说,在出海征程中究竟会面临哪些预期与现实的差距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预期差一:新能源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
近期,部分美国政客和媒体大肆炒作,声称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政策扭曲了全球市场”,并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导致不公平竞争”。这一指责实际上成为了新能源装备企业估值被打压的主要逻辑来源。
2021-2023年 “新三样”出口金额及2023年占国内产量比重情况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相关产品出口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的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率接近30%。尽管如此,美国却仍给中国新能源产业贴上了“产能过剩”的标签,并散播“出口多就是产能过剩”的错误论调。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讨论产能问题应从供求关系、全球市场以及未来发展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从供求关系来看,适当的产大于需有利于市场竞争和企业的优胜劣汰,从而实现市场的动态平衡。从全球市场视角出发,将供需平衡限定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并将各国出口优势产品等同于“产能过剩”,这种做法实质上否定了比较优势的客观性、国际分工的合理性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规律性。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绿色转型,对于技术先进的绿色产能需求仍然较大。中国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正是顺应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需求。
“出口多就是产能过剩”这种观点更是站不住脚的。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是基于各国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的国际分工合作,供给和需求的问题应从全球视角来看,而不能仅局限于一个国家。
实际上,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向世界大量出口一些产品,如美国生产的芯片约有80%用于出口,德国、日本生产的汽车分别有近80%、约50%用于出口,波音、空客生产的大量客机也是用于出口。而就中国而言,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仅约12.7%,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出口比例。
瑞士主流媒体《新苏黎世报》也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将一个国家的出口行为视为“产能过剩”是片面的。如果一个国家只为自己的市场进行生产,那么国际贸易就无从谈起。中英商务业务发展资深顾问、英国商会前首席中国事务顾问吴克刚也指出,国家之间的产能发展不平衡主要源于竞争力的地域性差异,将这种产能发展不平衡称为“产能过剩”是一种误导。
衡量一个国家某一类产品的产能是否过剩,不能简单地看产能利用率这一指标,而应考虑行业的特性、市场的周期、产品的价格、企业的效益、发展的潜力等多种因素以及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进行系统性的综合研判。
从全球市场来看供需关系,中国新能源产能不仅没有过剩,反而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据国际能源署研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动力电池需求量都将远超目前全球供给能力。因此,所谓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追求绿色低碳是全世界的共识和潮流,电动汽车在全球的发展方兴未艾,并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
预期差二:国内设备企业订单并未明显受逆全球化影响
对于新能源装备企业来说,“特朗普交易”的另一面则蕴含着机遇。2018年时,中国面临“抢出口”的局势,而当下或许是通过对外投资孕育“外贸新动能”的绝佳时机。与拜登希望引导低端制造业向新兴经济体转移的策略不同,特朗普主张的“制造业回流”更加“无差别”,这意味着在制造业领域,我国面临的来自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压力可能会有所缓解。
同时,在资本回流美国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可能面临资本不足的情况,这反而为中国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培育新的需求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对外投资金额持续增长,为新能源装备企业出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遇。因此,新能源装备企业应积极把握这一趋势,通过对外投资布局海外市场,孕育新的增长点。
据证券之星此前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宁德时代、远景动力、国轩高科、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孚能科技、亿纬锂能、欣旺达等10家动力电池巨头都开始计划或者已在海外有深度的产业布局,其公开对外披露的/媒体公开报道的项目达33个,总投资预算超4000亿元。
不止是国内主机厂,海外新能源公司也同样有着产能投放的需求,然而不是所有的装备公司都具备出海能力的。仅在今年,先导智能就已经与法国Tiamat公司达成了钠离子电池相关方面的合作,与远东股份围绕复合集流体等材料装备等多个领域进行全方位战略资源共享,与美国ABF签署全球战略合作提供总目标为20GWh的锂电池智慧产线,助力了澳大利亚Fortescue首个氢能自动化电解槽工厂成功投产等。
由此可见,新能源设备厂商的客户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涉及不同的行业领域,这代表着这类企业具备对抗逆全球化的反脆弱性。
先导智能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成功出海的经验表明,企业必须具备广而全的产品线、强大的专利壁垒以及广泛的海外服务网点。其产品远销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海外设立了15家分子公司。2022年,公司全资收购了一家欧洲自动化装备制造商,增强了在欧洲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2023年,在德国的首个欧洲物流中心仓正式启用,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定制化、高效能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在产品线方面,先导智能在锂电智能装备领域打通了锂电池整线工艺全环节,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提供锂电智能装备整线解决方案的企业。同时,在光伏智能制造领域,公司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技术向高效新型技术的全面跨越,并主导研发了多项创新技术。在氢能装备领域,先导智能也致力于提供氢能产业链上下游整体解决方案,其子公司氢导智能在相关领域的研发成果处于行业前沿。
除此之外,先导智能的业务领域还涵盖3C设备、智能物流、汽车产线、激光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智造全生态,并在很多业务领域做到了全球领先。公司拥有近5000人的研发团队,形成了跨领域、跨行业的研发体系。
在专利布局方面,先导智能及其全资子公司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347项,覆盖了多个业务领域。先导智能董事长王燕清近期接受专访表示,“先导智能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自己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每年将超过10%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7.74亿元,积极投入到前瞻性的技术创新领域。未来,公司将继续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本轮制造业出海的背后,明显驱动于中国商品技术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与以往不同,现在的出海企业主动性更强,它们不仅仅关注成本控制和市场份额的争夺,而是积极走出国门,通过创新和品牌建设,携带着中国品牌和文化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中国市场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完整的供应链体系、深谙人性的商业模式,以及庞大的消费群体,这为企业提供了不断试错和成长的空间。凭借在中国市场“内卷”中积累的经验,优秀的中国企业在出海和下沉市场时,往往能够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在新能源装备领域,这一趋势尤为明显。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通过不断创新和品牌建设,中国新能源装备企业正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将中国品牌和文化推向世界舞台。这种出海模式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