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赵渤文
责任编辑:梁曦玥
联合编辑:赵渤文
本期重点关注:【2024/1/22—2/1】
本期内原油价格先涨后跌,WTI和Brent本期均价分别为75.98美元/桶和81.26美元/桶,WTI成功突破75美元的上方阻力位,最高涨至78美元/桶。本期内美国制造业数据显示制造业需求强韧,劳动力市场降温趋势明确但还未出现恶化迹象,支撑美联储推迟降息预期。3月降息预期“被泼冷水”,而银行股大震也传达出市场对高利率环境下信贷风险恶化的担忧。此外,市场消息称中东地缘冲突相关方正在推进停火协议,地缘风险减弱下,原油价格回吐地缘溢价,近远月价差收窄,进一步转回contango结构。
国内春节假期即将来临,长假期间外盘风险不容小觑,在未发生债务违约、地缘局势超预期升级等风险事件的基准情景下,WTI短期内下看73美元/桶位。
主要观点:
【宏观】美国1月ISM制造业指数超预期涨至49.5%,同时就业人数增长放缓
【宏观】3月降息预期“被泼冷水”,高利率环境风险仍存
【原油】地缘溢价逐渐消退,原油近远月价差收窄
【双碳】2023年我国绿色贷款高速增长36.5%
具体内容:
【宏观】美国1月ISM制造业指数超预期涨至49.5,同时就业人数增长放缓
受新订单增加的带动,美国1月ISM制造业指数超预期增长到49.5,创下了15个月来的新高。其中新订单指数从前值47扩张至52.5,增幅达5.5个点,为近三年最大单月涨幅。除此之外,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到45.2,生产指数50.4,物价支付指数大增7.7个点到52.9,就业指数为47.1,客户库存指标降至43.7。另一方面,美国1月ADP就业人数10.7万人,创2023年11月来最小增幅,修正后的前值为15.8万人。ADP报告称,招聘放缓趋势延续至今年1月,工资压力继续缓解,上个月跳槽者的薪酬溢价降至新低。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1月制造业景气程度和就业市场温度出现分化。新订单带动制造业增长,尤其消费品增长表现良好,显示出美国国内制造业需求尚可。同时,库存指标水平降到了2022年10月以来的最低位,年内存在补库存的预期。制造业稳健增长,以及物价支付指数大增,为美联储提供推迟降息的底气。但劳动力市场进一步降温的趋势较为明确,这一点在ISM制造业指数的就业分项也得到印证。而劳动力薪金增速放缓,将利于巩固核心通胀稳步下降的趋势。
【宏观】3月降息预期“被泼冷水”,高利率环境风险仍存
2月1日议息会议上,鲍威尔强调“风险平衡”,再度通过鹰派态度管理市场降息预期。会后美联储利率观察工具显示,3月降息预期大幅降温,5月首次降息预期提高至62.8%,预计全年降息150bp。此前预期3月开启降息的高盛和美银也分别推后预期至5月和6月。
从美国经济基本面数据来看,原本3月降息预期就过于乐观,核心通胀虽然持续下降,但尚未得到巩固,红海地缘问题造成的供应链扰动提升运费等生产成本,且1月原油价格回涨也带动能源产品价格上涨。提前开启降息存在较大的通胀反弹可能。
但另一方面,3月降息预期“被泼冷水”的同时,美国地区银行股出现大跌。近期财报陆续公布后,纽约社区银行(NYCB)四季度报亏,原因则是商业地产相关贷款损失过大。除此之外,德意志银行2023年Q4对美国商业地产的损失准备金同比增长超4倍,美国商业地产需求疲软和高利率环境给还贷造成的压力,提醒市场信贷环境依然存在恶化的风险。而这种风险更多集中在给商业信贷提供主要资金支持、且抗风险能力偏弱的中小型银行。在市场流动性抽紧的背景下,去年3月的银行业危机未必会是本轮货币周期的个例,而且一季度美国财政面临美债到期高峰,因此,尽管降息预期已经大概率被推迟到二季度,但如果债务风险激增,仍有提前降息的可能性,届时将对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产生较强冲击。
【原油】地缘溢价逐渐消退,原油近远月价差收窄
截至2月1日,WTI主力合约和连一合约的价差(以收盘价计)已收窄至0.04美元/桶,基本抹去1月中旬以来的涨幅,同时WTI主力合约和连三合约的价差收窄至0.26美元/桶。
据市场消息称,中东地缘冲突相关国家已在商讨停火方案,尽管距离停火协议的正式达成可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地缘局势正在朝积极方向推进。在这一消息的影响下,原油价格盘中跳水,价格大幅下跌,同时也带领其他原油系商品价格回落。从近远月价差来看,去年12月中旬以来,受到地缘局势升级扰动,原油近月贴水幅度减小,并且逐步转回此前的back结构,显示市场对即期货源出现供应紧张风险的担忧。而今年1月31日以来,近远月价差开始走弱,其中WTI主力合约和连一合约的价差已几近为0,有进一步转为contango结构,即近低远高的趋势。这也暗示了当前原油价格中的风险溢价部分在逐渐回吐,现货基本面进入宽松格局。
【双碳】2023年我国绿色贷款高速增长36.5%
1月26日,央行发布《202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23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比上年末低2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48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1的贷款分别为10.43和9.81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7.3%。
在我国绿色金融领域,绿色信贷政策体系成熟且发展迅速。通过建立完善的分类统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奖励激励机制,绿色信贷产业得以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规模稳步上升,2023年更是实现高速增长。从投放行业看,目前我国绿色信贷主要以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为主: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3.09、7.87和4.2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2%、38.5%和36.5%,比年初分别增加3.38万亿元、2.33万亿元和1.23万亿元。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7.32万亿元,同比增长30.3%,比年初增加1.82万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5.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9%,比年初增加77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