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机构如何支持新市民创业

发布时间:2024-10-18

 

       随着农村外出人口进城务工、买房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新市民”成为金融服务的重点对象,他们需要就业、创业、需要购买办理按揭贷款,成为当前一支庞大的金融服务群体,也是当前金融服务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服务对象。
      对于新市民来说,具有共同的特点是居住地不是户籍地、户籍地农村老家有房子确没人居住,成为闲置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外出务工人员总量29753万人,比2022年增加191万人。面对这种情况,新市民想创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难题。一方面,对于融资问题,一些银行有着明确的规定,贷款支持项目、人口户籍地、居住地应在当地。由于新市民户籍地和居住地两地分离的情况普遍存在,成为制约新市民融资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由于贷后管理的因素,对于新市民的融资难,银行的确面临很大的难题。为此,解决新市民融资难,既是客观事实,又是一项农村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课题,成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应努力发展的方向。
     面对新形势下支持新市民创业、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面临的问题,需要在不断优化服务、不断提升数字化金融服务水平,满足“新市民”创业发展的需要。
      一是政银结合,建立“新市民”金融服务信息网。农村金融机构要与当地镇政府和派出所沟通交流,通过村、乡镇派出所户籍管理获取乡镇“新市民”人口流动情况、外出比例、年龄、创业发展情况,建立相应客户信息档案;二是根据获取的信息,通过与村委会对接,获取外出“新市民”详细情况,联系方式等,通过联系,了解“新市民”在外创业发展、居住、生活中的金融服务需求;三是客户经理通过加入各村庄村民联系群,更加方便、快捷获得客户的信息。为客户精准画像。通过了解的客户资料,借助科技手段,通过大数据和信贷管理系统客户资料搜索、存储等功能,对客户的信息、职业、年龄等信息整理分类,把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逐一筛选出来,建立专门客户信息台账,实现客户的精准分类,推进了客户信息数据自动处理、更新和补充。
      二是开展远程的上门服务。农村金融机构要在科技孰能上下功夫,依据不断提升的金融科技服务能力,在软硬件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实施可上门服务的金融服务网络,把金融服务柜台搬到客户的家门口,让远在他方的“新市民”也能享受到户籍所在地的金融服务。如,可帮助远在他乡的“新市民”企业家代发工资、提供账户结算等金融服务需求;为远在他乡的“新市民”办理贷款申请、授信、审批,指导“新市民”通过手机银行平台,提供线上贷款服务,使“新市民”远在异地,享受家乡的金融服务。
       三是有效防范信贷资金风险。为有效防范异地贷款带来的风险,对于“新市民”的异地贷款,应要求借款人定期不定期到向借款结构发送资产负债表、纳税报表及企业(法人代表)的征信报告。贷款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贷款制度,定期到贷款支持项目所在地了解情况,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来源:
作者: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