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客户因轻信“零门槛高收益”的跨境电商项目险些陷入骗局,民泰银行青田支行凭借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高效协作,成功识破这场跨境电商骗局,守护客户“养老钱”。
层层陷阱:虚假收益背后的骗局
2025年5月7日,一位神色焦急的客户走进民泰银行青田支行,向客户经理小陈咨询抵押贷款业务。沟通中,小陈发现异常——客户提到自己通过短视频平台接触到一个跨境电商项目,声称“仅需缴纳5000元学费即可享受代运营服务,无需囤货发货,收益可随时提现”。然而,当账户显示“收益超3万元”时,平台却要求他先偿还“垫付的2万多美元”才能提现。因资金不足,客户希望通过贷款解决。
据悉,该客户曾长期在海外经商,回国后为照顾年迈父亲,计划投资创业。一个月前,他被“零门槛高收益”的跨境电商广告吸引,在缴纳5000元学费后,平台通过伪造后台数据营造“收益过万”的假象,随后以“垫资”为由要求转账。类似骗局往往利用投资者急于盈利的心理,通过伪造交易记录、虚假群聊“晒单”等手段诱导追加资金,最终卷款消失。
快速响应:警银协同破局
察觉风险后,小陈与营业经理立即启动反诈预警机制。他们结合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例,向客户分析“垫资提现”的非法性,并提醒其警惕虚假投资平台。然而,客户次日看到“800人群内晒收益”的截图后再次动摇,坚持要求办理贷款,加注投资。
为争取时间,营业经理首先安抚客户情绪,同时以资料审核为由暂缓业务办理,小陈则迅速联系警方介入调查。几分钟后,辖区派出所民警赶至网点现场,经核实,该平台无实际运营资质,所谓“收益”仅为后台操控的虚假数据,在银行与警方的共同劝说下,客户最终认清骗局,避免了养老钱受损。
反诈防线:专业与温度并存
近年来,跨境电商、虚拟投资等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民泰银行通过定期开展员工反诈培训、案例复盘分析,持续提升一线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在日常服务中,工作人员不仅注重理性分析可疑交易,更以耐心沟通化解客户焦虑。
跨境电商、虚拟投资等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民泰银行提醒公众:凡要求“垫资解冻”“转账提现”的“高收益”项目,均涉嫌诈骗。如遇类似情况,可第一时间向银行或警方求助,切勿轻信陌生平台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