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服务

建行嘉兴分行:以跨境人民币为楫 助企扬帆 “一带一路”与全球化蓝海

发布时间:2025-10-30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建设银行嘉兴分行,始终立足区域经济特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将跨境人民币业务作为连接企业与全球市场的重要纽带。从锻造机械到光伏储能,从对外工程承包到大宗商品贸易,分行精准对接不同行业企业的“出海”需求,通过定制化方案、便利化政策、全流程服务,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拓展国际市场注入强劲金融动能,书写了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嘉兴答卷”。
   深耕“一带一路”:锻造企业从“单点突围”到“市场多元”的蝶变
   “以前我们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台湾地区,不仅市场空间有限,每次用外币结算都要反复测算汇率波动,生怕一笔订单的利润被汇兑损失吞噬。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产品卖到了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且2025年以来所有跨境业务都用人民币结算,心里踏实多了!”主营锻造机器生产销售的J公司财务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了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言语间满是对建行嘉兴分行服务的认可。
   J公司是嘉兴本地一家专注于高端锻造设备研发与销售的制造企业,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近年来逐渐萌生“出海”拓展市场的想法。但在最初的“走出去”过程中,企业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市场集中度过高,过度依赖单一地区业务,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跨境结算长期使用外币,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让企业在签订订单时始终心存顾虑。
   建行嘉兴分行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J公司的困境后,迅速组建了由国际业务、公司金融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制“市场拓展+汇率避险”双轮驱动方案。一方面,分行主动向企业传导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政策,结合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为企业推荐泰国、越南等锻造设备需求旺盛的市场,并分享当地贸易环境、支付习惯等信息,帮助企业精准对接潜在客户;另一方面,通过上门宣讲、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方式,向企业普及“本币结算是最好的汇率避险手段”理念,详细对比人民币与外币结算在成本、效率、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差异。
   “印象最深的是,建行的客户经理专门拿我们一笔1000万元的订单做测算,用去年的汇率波动数据算了一笔账,如果用外币结算,最多可能产生近30万元的汇兑损失,而用人民币结算则完全没有这个风险。”J公司负责人回忆道。正是这样直观的对比,让企业下定决心调整结算币种。此后,在与境外客户谈判时,J公司开始主动提出使用人民币结算,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逐步打开,企业业务范围从台湾地区成功拓展至泰国,业务量稳步提升。
   更让企业受益的是,作为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J公司还享受到了建行嘉兴分行落实的“三减”专项服务机制——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以往办理跨境结算,企业需要准备大量纸质单据,往返银行多次,往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如今仅凭电子形式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款说明》或收付款指令,就能全线上办理,最快当天就能到账。“以前财务人员每个月都要花不少时间整理结算单据,现在效率提高了,大家能把更多精力放在财务分析、成本管控上,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J公司财务负责人说。
   截至2025年7月,J公司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比已实现100%,不仅成功规避了汇率风险,还降低了货币兑换成本,企业在“一带一路”市场的竞争力显著提升。这一案例,也成为建行嘉兴分行以跨境人民币服务助力制造业企业“出海”的生动实践。
   护航工程“出海”:破解A公司印尼项目的“汇率焦虑”
   “当时中标印尼的土建项目时,我们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终于拿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订单,担心的是项目周期长、金额大,外币汇率一旦大幅波动,不仅利润会缩水,甚至可能出现亏损。”回顾2024年中标印尼项目的经历,A公司负责人仍记忆犹新。
   A公司是嘉兴一家具有境外工程承包资质的大型建筑企业,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依托国内龙头企业的海外投资,跟随大客户拓展国际市场。2024年,公司成功中标印尼某工业园区的土建项目,合同金额数千万元,项目工期长达2年。然而,在合同签订环节,外币汇率波动成为了企业的“心头大患”——当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主要货币汇率波动频繁,若采用外币结算,企业需要额外投入资金购买金融衍生品对冲风险,这不仅会增加财务成本,还无法完全消除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就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建行嘉兴分行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对接。在详细了解项目情况、企业需求以及潜在风险后,分行迅速组织专业团队开展研讨,最终为A公司定制了一套“跨境人民币+全流程服务”的解决方案。方案的核心,是引导企业在合同中明确采用人民币结算,从源头上规避汇率风险;同时,分行提供从前期合同咨询、中期资金划转,到后期业务核销的全流程服务,确保项目资金结算顺畅。
   “建行的团队不仅帮我们分析了人民币结算的优势,还为我们提供了印尼当地人民币使用情况、支付渠道等信息,让我们在与业主谈判时更有底气。”A公司负责人介绍,在分行的专业支持下,企业成功说服业主采用人民币结算,“业主也表示,用人民币结算可以避免他们的货币与第三方货币兑换的麻烦,双方实现了‘双赢’。”
   除了规避汇率风险,人民币结算还为A公司带来了多重实惠。以往采用外币结算,企业需要办理结售汇业务,不仅要支付手续费,还会产生汇差损失;而用人民币结算,直接省去了这一环节,每年可节省数十万元的财务成本。同时,人民币结算简化了财务核算流程,境内公司无需再将外币收入折算成人民币,资金调拨更加灵活,便于企业统筹安排项目资金。
   截至2025年7月,建行嘉兴分行已为A公司办理对外承包工程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245万元,确保了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有力保障了工程进度。“有了建行的支持,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更有信心了。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参与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程项目,让‘中国建造’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更有影响力。”A公司负责人表示。
   赋能新能源:助力J集团从“光伏龙头”到“储能新贵”的全球化布局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新能源集团,J集团不仅在光伏设备制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近年来还积极布局储能行业,业务遍及阿联酋、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而建行嘉兴分行,始终是J集团全球化发展道路上的“金融伙伴”。
   “我们集团下属多家子公司,业务涵盖光伏组件生产、储能设备研发、国际销售等多个领域,跨境金融需求复杂多样。建行嘉兴分行总能精准把握我们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J集团财务总监说。早在几年前,分行就将J集团列为跨境人民币重点服务企业,成立了由分行领导牵头的工作小组,定期上门对接,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动态和需求变化。
   2024年,J集团在国际业务拓展中遇到了新的挑战:由于部分海外客户对履约能力要求较高,需要企业提供银行保函作为担保,但传统的外币保函不仅办理流程繁琐,还面临汇率波动风险。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建行嘉兴分行主动提出为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国际履约保函,不仅简化了办理流程,还能规避汇率风险。经过双方协作,分行当年成功为J集团办理7笔跨境人民币国际履约保函业务,金额累计达1.8亿元,占企业全部保函业务量的57%,为企业赢得海外订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J集团全球化布局的深入,其业务范围从传统光伏组件扩展到新兴储能业务,对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建行嘉兴分行根据企业需求,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供包括跨境汇款、进出口信用证、离岸转手买卖等在内的一站式跨境人民币服务,覆盖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例如,针对企业在阿联酋的储能设备销售业务,分行通过与境外分支机构协作,为企业提供高效的跨境人民币汇款服务,确保资金及时到账;针对企业从新加坡进口储能原材料的需求,分行为其开立人民币信用证,既保障了交易安全,又降低了结算成本。
   2023年,《浙江省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方案》落地后,建行嘉兴分行第一时间将J集团下属两家核心子公司纳入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名单,进一步优化了业务结算流程。“以前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需要提供很多纸质单据,现在凭电子收付款指令就能办理,效率提高了不少。”J集团子公司财务人员表示。2025年,J集团旗下从事储能业务的子公司也与建行嘉兴分行开启了跨境人民币合作,上半年已发生实收实付0.2亿元。目前,分行正积极推进将该储能子公司纳入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名单,为其提供更高效的资金清算服务。
   “从光伏到储能,从国内到全球,建行嘉兴分行始终陪伴着我们成长。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储能业务布局,相信在分行的支持下,我们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优势。”J集团财务总监信心满满地说。
   普惠多领域:让跨境人民币政策红利惠及更多市场主体
   除了服务重点企业,建行嘉兴分行还积极将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惠及大宗商品贸易、民营企业等更多领域,通过精准服务,让更多企业享受到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红利。
   为大宗商品贸易商Z公司规避“汇兑之痛”。Z公司是嘉兴一家主要从事大宗商品进口和国内销售的企业,日常进口的原材料单笔结算金额大,且结算币种多样。“以前用外币结算,每到季度和年度核算时,都要把不同币种的收支折算成人民币,不仅工作量大,还经常因为汇率波动出现汇兑损失。”Z公司财务负责人坦言,汇率风险曾是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建行嘉兴分行在了解到企业的困境后,主动为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政策宣导和业务辅导,向企业详细介绍人民币结算在规避汇率风险、简化核算流程等方面的优势,并结合大宗商品贸易的特点,推荐企业采用人民币国际信用证进行结算。“人民币国际信用证不仅能规避汇率风险,还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的融资支持,缓解资金压力。”Z公司负责人说。
   在分行的引导下,Z公司开始在与境外客户的大宗商品交易中主动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2025年,企业与海外客户签订的大宗商品进口合同中,全部确定使用人民币国际信用证办理结算。建行嘉兴分行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先后多次为企业办理人民币远期信用证开证业务,确保企业原材料采购款项及时支付。截至2025年7月,分行已累计为Z公司办理大宗商品进口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5.42亿元,帮助企业有效规避了汇兑损失,简化了财务核算流程。
   “现在用人民币结算,我们再也不用为汇率波动担心了,还节省了不少财务成本。接下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结算的范围,开拓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宗商品市场。”Z公司负责人表示。
   助力民营企业W公司降低“出海”成本。W公司是嘉兴一家知名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生产,日常生产所需的丙烷、乙烷等原材料全部从境外进口,年采购金额超40亿元人民币。由于企业所属集团在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设有成员公司,境外采购由集团统一管理,再销售回境内公司,跨境结算需求频繁。
   建行嘉兴分行针对W公司的采购模式和需求,建立了“一对一”辅导机制,通过专题培训、案例分享等方式,向企业普及本币结算优势,帮助企业掌握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同时,为了激励企业扩大人民币结算规模,分行还主动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减免跨境汇款手续费、账户管理费等费用,降低企业结算成本。
   “建行的优惠政策和专业服务,让我们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意愿更强了。仅跨境汇款手续费一项,每年就能为我们节省十几万元。”W公司财务负责人说。在分行的支持下,W公司开始通过建行嘉兴分行采用人民币结算,且结算量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5年7月,企业已在分行支付跨境人民币2.5亿元,不仅降低了经营成本,还提升了资金结算效率。
   “民营企业‘走出去’不容易,建行嘉兴分行的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金融机构的支持。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希望能在分行的帮助下,实现更大的发展。”W公司负责人表示。
   筑牢风险防线:为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在积极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建行嘉兴分行始终将风险防控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建立健全风险机制,确保业务合规、稳健开展。
   分行建立了针对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的日常监测机制,安排专人关注企业的经营情况、业务量变化、经营范围变动等信息。例如,若企业出现业务量突增或突减、跨境交易性质发生变化等异常情况,客户经理会第一时间与企业沟通,了解原因,排查风险。同时,分行还定期开展事后抽查工作,随机抽查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报关单据、合同等资料,核实业务背景的真实性、合规性,确保业务“真实、合法、合规”。
   此外,分行还通过客户经理日常现场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需求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风险防控是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生命线,只有筑牢风险防线,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金融服务,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建行嘉兴分行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表示。
   以金融之力,助企驶向全球更广阔的蓝海
   从助力锻造企业深耕“一带一路”,到护航工程企业“出海”掘金;从赋能新能源企业全球化布局,到让大宗商品贸易商、民营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建行嘉兴分行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抓手,为区域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建行嘉兴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相关政策,持续创新跨境人民币产品和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扩大服务覆盖面,为更多企业“扬帆出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在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贡献更多“建行力量”。
来源:
作者:王晓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