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阿里概念强势拉升,截至收盘,旋极信息、利扬芯片20cm涨停,全志科技、雅达股份、有方科技涨超12%,博杰股份、数据港、健康元等亦涨停。
消息面上,8月29日晚,阿里巴巴交出最新财报,2026财年第一季度(即自然年2025年二季度)收入2476.52亿元,同比增长2%。若剔除已处置业务(高鑫零售、银泰)的影响,同口径收入同比增长将为10%;经调整EBITA为388.44亿元,同比下降14%。
财报显示,该季度集团AI+云业务表现强劲,阿里云收入增长继续加速至26%,创三年新高。在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三位数增长的带动下,该季度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的比例已超过20%。
在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强调,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已在AI基础设施以及AI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此外,阿里巴巴实现AI大模型“N连发”,新启用8个数据中心,高德、钉钉等业务全面AI化。高强度投入为阿里抓住AI发展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提供持续动力。
伴随财报释放出积极信号,北京时间8月29日晚,美股开盘,阿里股价一路攀升,截至收盘涨幅为12.90%,报138美元/股,市值一夜暴涨367.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22.92亿元)。
据报道,公司重申,将在未来三年持续投入3800亿元用于AI资本开支,虽单季投资额会因供应链因素有所波动,但整体节奏不变。阿里透露,公司已为全球AI芯片供应及政策变化准备“后备方案”,通过与不同合作伙伴合作,建立多元化的供应链储备,从而确保投资计划能够如期推进。
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技术实力处于行业前列,其通义千问大模型在中文理解、多模态生成等方面表现优异。此外,阿里云作为中国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在向企业销售AI服务方面也具备显著优势。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阿里单季AI+云Capex达386亿元,三年规划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带动算力需求扩张。阿里云收入同比增26%创三年新高,AI产品连续八季三位数增长。伴随互联网巨头Capex投入与国产AI芯片量产加速,长期看好国产算力需求增长,IDC有望进入新一轮招标期。
中信建投证券也表示,目前阿里已实现AI投入增加带来AI收入增加的正循环,建议关注阿里产业链,包括GPU、IDC、光模块、交换机等。
9月1日,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Frost&Sullivan)发布了最新的《中国GenAI市场洞察: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全景研究,2025》。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日均调用量较2024年底实现363%的增长,目前超10万亿Tokens。其中,阿里通义占比17.7%位列第一,是中国企业选择最多的大模型。
这里证券之星为大家整理了部分阿里概念股,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概念股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数据港: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服务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国内三大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服务商
2、杭钢股份:公司2020年4月与浙江天猫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投资158亿元建设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
3、浙大网新:子公司浙江华通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是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在“互联网+人社”“互联网+医疗”领域与阿里开展业务合作,目前,公司的“医快付”医保移动支付平台已入住支付宝城市服务。
4、岩山科技: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与阿里云有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等业务往来
5、润建股份:公司控股子公司--五象云谷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6、用友网络:公司阿里巴巴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第一阶段将聚焦云计算、电商、大数据、数字营销
7、福鞍股份:公司与上海集铁网络设立AI算力合资公司,合作客户包含腾讯、阿里、万国数据等
8、航锦科技:子公司超擎数智官网公布与阿里云为合作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