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保险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保险中介犹如毛细血管一般,畅通着保险业的发展经络,为保险业贡献了超八成的保费收入。
然而,一直以来,保险中介市场受经营主体数量众多、发展良莠不齐等影响,长期存在“小散乱差”的发展现状。所谓“成也中介,乱也中介”,在保险业向高质量转型的大趋势下,监管机构及时对保险中介市场开展乱象治理、清虚提质显得尤为必要。
『A智慧保』注意到,今年以来,监管多次出手,对诸多“非正常经营”的保险中介公司进行果断“清理”,吊销其业务许可证。
如近日,深圳银保监局就对一家保险中介公司开出一张吊销业务许可证的行政处罚,但因该罚单无法送到,于是监管发布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作出公示。
俨然,此类经营异常、无端“失联”的中介机构正成为监管清理的重点对象。除深圳银保监局外,年内广东、北京等多地银保监局也曾发文表示将对保险中介“多散乱”现象进行整顿。
事实上,这一波针对保险中介机构的清理行动,起于今年6月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印发保险中介机构“多散乱”问题整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如今该《通知》落地已有近5个月,透过各地银保监局密集落实不难预见,未来保险中介行业将加速优胜劣汰,大量无力自主经营的小型中介或将自动退出或被兼并整合。
据上述深圳银保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深圳市安杰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因涉嫌拒绝或妨碍依法监督检查,被监管宣告拟吊销该公司业务许可证。
从公开信息来看,这件事最早可追溯到今年6月份。
6月13日,深圳银保监局曾对安杰保险代理开出一张行政处罚调查通知书,指出该公司存在三大问题,即:未按规定缴纳2021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监管费;在2018年至2021年间未向监管报告缴存保证金或者投保职业责任保险;在2018年至2021年间未向监管报告地址变更、人员变更等事项,并未按规定报送审计报告。
当时,深圳银保监局就因无法联系到安杰保险代理,通过公告方式责令该公司于7月15日前向监管提供2018年至2021年间已缴存保证金或者投保职业责任保险的相关证明材料,并积极配合调查。
然而,调查通知下发长达5个月左右,监管的公开喊话仍没有得到安杰保险代理的及时“回应”,由此这次才被深圳银保监局以“涉嫌拒绝或妨碍依法监督检查”的名义拟吊销业务许可证。
其实,保险中介市场上类似于安杰保险代理这样无端“失联”、“杳无音讯”的中介机构不止一家。
11月8日,浙江监管局对远景保险销售有限公司开出一张调查通知书,指出该公司不仅涉及未按规定缴纳2021年、2022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监管费;职业责任保险已于2018年3月25日到期,未发现登记新的投保信息等问题。监管向远景保险寄送的多个文件,也没有人签收。
浙江监管局在调查通知书中指出,10月24日,已派调查员前往公司住所送交本调查通知书,但该公司已处失联状态无法送达。基于此,浙江监管局责令该公司积极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有关情况,否则将被视为拒绝或妨碍执法监督检查,并承担相关法律后果。
这或意味着,若远景保险后续仍无法配合调查,恐面临与上述安杰保险代理拟被吊销行政许可一样的“后果”。
剖析类似上述保险中介机构陷入“失联”、“睡眠”状态的原因,有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大,越来越多缺乏核心能力的中小中介机构生存空间被挤压。于是业界会看到大批保险中介逐渐“消失”,或主动、或被动退出市场。
的确,近年来,为更好规范保险中介市场,监管重点对“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以外的利益”、“编制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等中介行业违法违规乱象,加大处罚力度。
根据普华永道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累计开出了2182张罚单,共涉及307家保险机构,其中就有184家为保险中介机构,占比近60%。
除此之外,2021年10月,互联网人身险新规的下发亦对保险中介机构抬高了经营此类业务的门槛,指出保险中介机构开展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应为全国性机构,这就将大部分区域性中介机构挡在门外。
当然,除了迫于经营压力的主动退出外,今年6月份,银保监会中介部下发《通知》,开启对“多散乱”保险中介机构的整顿清退,也是倒逼行业加速优胜劣汰的关键因素。
据《通知》内容显示,监管要求全国范围内的保险中介机构进行自查整改,对“多散乱”机构加大清退力度。并圈定了三类重点清退机构,包括清理、清退“无人员、无场所、无业务”的保险中介机构;清退不符合现行监管要求的保险中介机构;清理对分支机构管控失序、存在“加盟”“挂靠”等行为的法人保险中介机构,并清退相关分支机构。
《通知》下发后,多地银保监局密集落实。如广东银保监局就发文指出,要全面清理核查,切实做好保险中介分支机构的清虚工作,针对核查发现的问题,能整改的整改,不能整改的应及时按规程注销。
此外,为推进北京地区保险中介市场“清虚提质”,2019年以来,北京银保监局累计吊销、注销、迁出专业中介法人机构25家,清退专业中介分支机构近200家,压降持证兼业代理机构700余家,较压降前分别下降6%、35%和27%。
有业内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各地银保监局已陆续注销超2800家保险中介机构的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其中有72家专业中介机构许可证被注销,2787家兼业代理机构许可证被注销。
在2022年年中工作座谈会上,新疆银保监局也表示,将开展行政许可专项清理,扎实做好中介机构“清虚提质”工作。另有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深圳银保监局清退保险中介法人机构2家、分支机构67家,占辖区分支机构总量的23%,同时压降兼业代理机构90家。
可见,强监管叠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正倒逼大批保险中介机构加速淘汰出局。
综上不难看出,尽管我国保险中介机构已超2万家之多,但发展水平、质量却参差不齐,如今面临愈加艰难的生存境况,保险中介机构的出路在何方?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保险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下,保险中介机构也需紧跟时代步调,及时转变粗放式发展的经营模式,向专业化、精细化路径转型。
黑龙江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柱也曾撰文表示,要提升专业中介的整体服务水平,包括鼓励拓展服务范围,如引导专业中介机构从单一代销向产品设计、核保、理赔、再保险合同协商等领域拓展综合多元服务;引导专业中介机构建立扁平化营销人员组织和激励体系;支持专业中介机构对代理、经纪、公估、风险咨询等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利用当前扩大保险中介对外资开放的政策,吸收外资中介在市场风险管控和专业服务能力培育等领域的经验,刺激唤起我国保险中介市场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
此外,为解决“小散乱差”形象,监管也鼓励市场发展新模式、新业务等,构建新型保险中介市场。
如今年8月,北京银保监局下发的《支持和规范管理型保险中介业务发展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就指出,拟规范有序开展管理型保险中介业务;深圳银保监局在下发的《关于推动构建新型保险中介市场体系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将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保险专业中介公司,形成可供借鉴的高水平改革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有着用户流量、场景优势的互联网平台、新能源车企、医疗健康平台等,也通过布局保险中介业务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例如,近期蚂蚁保就发布了业内首个数字化经营平台“星云1”,并向所合作的保险机构开放,借助星云平台,险企可以在蚂蚁保上实现全流程在线化、数字化运营。这样的开放业务,于险企而言可以更好提升保险产品的销售业绩,于蚂蚁保而言,亦可达到拓展B端客户资源、提升C端服务能力的双赢效果。目前,除了中小险企外,保险大厂国寿也已入驻,并推出了首款养老年金保险。
由此可见,尽管当下发展情况于中小专业保险中介而言是一次大洗礼,但通过监管的有效规范和引导,以及市场化的优胜劣汰,一些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保险中介机构或将脱颖而出。
长按关注,精彩呈现
长按关注,随时沟通
投稿有酬·爆料必谢
Azhihuibao@163.com
一周回顾
重磅 | 华东华南西南联袂亮相!2022年度“中国保险鼎峰108将”公示!
周评 | 税优健康险拟扩容!让政府的归政府,让市场的归市场!
盘点保险纠纷中的“疑难杂症”!北京金融法院提出哪些“忠告”?
股权私募“黑名单”曝光,监管责令险资划清界线!利益输送无处遁形?
重磅 | 西南站区亮相,2022年度“中国保险鼎峰108将”公示!
保险保障基金将扩容,险企风险大缴纳多!基金不救助哪些人?
寿险大咖头脑风暴谈转型!“个代”咋转,客户咋找,重疾险咋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智慧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