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财经 > 公司产业

非凡十年,中国红牛做强“水经济”成就备受瞩目

发布时间:2022-10-13
【编者按】10月11日,江苏《宜兴日报》头版报道,红牛维他命饮料(江苏)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红牛饮料宜兴生产基地)2013 年 10 月正式落成以来,经过...

10月11日,江苏《宜兴日报》头版报道,红牛维他命饮料(江苏)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红牛饮料宜兴生产基地)2013 年 10 月正式落成以来,经过近十年的成长,已成为中国红牛第四个完成100亿罐产量的生产基地,税收贡献也多年位居宜兴首位。

1

这是2022年7月以来,在“非凡十年”“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系列报道中,中国红牛聚焦实业、做强“水经济”,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典型成就和突出事迹第三次被党媒关注报道。

2022年7月1日,《湖北日报》对中国红牛湖北生产基地进行了专访报道。2005年7月1日,红牛维他命饮料(湖北)有限公司项目签约,2006年7月1日,第一罐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下线,该项目从考察到建成投产仅用了15个月。2021年5月26日,咸宁基地第150亿罐红牛饮料成功下线,14年零10个月的时间,中国红牛湖北生产基地累计产值突破471亿元,为湖北和咸宁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中国红牛的带动下,众多世界知名品牌汇聚咸宁,“一瓶水”产业已成为咸宁重要产业之一。仅咸宁高新区,饮料食品产业规模企业就有12家,2021年工业总产值82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

2

2022年9月20日,新华社对广东三水做强“水经济”进行采访报道,中国红牛广东生产基地作为三水“水都基地”重点企业受到央媒关注。

佛山市三水区“水都基地”集聚了百威、红牛、可口可乐、健力宝等饮料食品及相关企业152家,年工业总产值从9.53亿元,一路飙升至2021年的520亿元。中国红牛广东生产基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自2010年投产以来,广东红牛即成为三水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和“纳税大户”,是三水区营收超30亿元的龙头企业,也是三水区两家纳税额超5亿元的企业之一,截至2022年8月,累计纳税超55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广东红牛的落户投产也带动了一批国际优质食品饮料项目和产业链项目进驻,其中,奥瑞金制罐配套项目落户在其厂区内,占地仅30亩左右,但该公司自2010年投产以来年纳税均超5000万元。

2

2012年,中国红牛全国销售额首次突破100亿元,2021年底,27年累计生产量突破500亿罐。十年来,中国红牛各生产基地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各项建设工作中,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注重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就业扶贫以及公益慈善事业,获得了“消费者信任产品”“诚信示范企业”“中国饮料行业节水优秀企业”等荣誉。江苏生产基地2016年荣获“江苏省优秀企业”荣誉称号;广东生产基地201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2020年,湖北生产基地一线员工刘磊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图3

2022年前9个月,中国红牛顶住疫情多点散发和物流运输等成本压力,上半年实现全国销售额约122亿元。作为中国红牛高质量产品供应链的核心环节之一,中国红牛生产基地严格遵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和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攻坚克难,不仅全力稳生产、稳供应、保就业,还通过对生产设备和车间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打造数字工厂,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交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优,让消费者等社会公众满意的答卷。

来源:
作者: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