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金融文化

我的家乡“老了”

发布时间:2023-12-21

       我是一名农村孩子,打小就生活在村里,记忆中小时候的村子:春天桃花灿烂,夏天柳树茵茵,秋天硕果累累,冬天梅花争艳;一年四季老人都围在一块聊着家常,小孩子奔跑在左右,不时传出欢笑、嬉戏的声音,也有那淘气的,惹得爸妈“火冒三丈”,“小兔崽子,别让我逮到你昂,看我不打烂你的狗腿!”此类的话语也是络绎不绝。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发现我的家乡怎么一下子就“老了”。

       我跟普通孩子一样,在村里上了普通的小学“央上实验小学”,后来上镇上上了普通的初中“大码头中心初中”,再后来上县里上了普通的高中“广饶县第一中学”,再再后来又去了其他市上了一所更加普通的大学“聊城大学”。这些一连串普通的学校绝大部分人可能都没听说过,但对于我来说,唯一不普通的事情就是我通过这一连串的“普通”好像离着我的家乡越来越远了,所以后来大学毕业我就选择回到了东营工作,考上了当地的建设银行。

       可能是见过了外面的好,再回到我的小村庄,感觉一切都变了,但是却说不出是哪里变了。路还是那条柏油路,但是印象中好像要比现在宽且长;河还是那条小清河,但是记忆里应该要比现在清且大;树还是那棵大柳树,但是我怎么记得它还要高、还要茂密呢……

       后来工作步入正轨,我被分配到市区工作,这两年又成家有了宝宝,虽然还是在一个市里,但是一年到头回村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回来与家人见面话题也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总要涉及到谁家的阿姨或者叔叔得了什么病、谁家的奶奶或者爷爷去世了、之前跟我一块玩的朋友被车撞到了等等。慢慢的我开始讨厌回家,其实更讨厌回家的这种氛围与感觉,如果以前记忆中的家乡是彩色的话,那现在的家乡就是灰色的,是那种朦胧的、闷闷的灰色。

       前段时间,家里有个92岁高龄的大娘去世了,我请假回家吊唁,与爸妈聊起了心中的不解。“那以前你觉得就没人去世?你小的时候就没人得病或者受伤?”爸爸笑着说:“不是村老了,是你大了!”看着爸妈笑起来脸上的褶子与眼角的鱼尾纹,像是村头那棵柳树的树皮,我感觉突然明白了点啥,又说不出具体是啥。不过开车回来的路上,我又看到了大门洞子底下嬉戏的孩子,“屋山”上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晒太阳、拉家常的老人和旁边冬天雪地里依旧锃绿的大松树。

        原来并不是“家乡”老了,而是是我大了!

来源:
作者:徐宏杨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