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风送暖,正值“敬老月”服务热潮,兴平联社辖内西吴信用社、南郊分社、丰仪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们,纷纷走出网点、走进村巷院落,将标准化的金融业务化作贴心的“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破解难题,让金融温情在田间地头、百姓炕头静静流淌。
10月9日,西吴信用社迎来一位客户,他手持家人的存单,想为卧床的家人取款,却因忘记密码犯了难。“老人因病下不了床,没法来网点咋办?”面对客户的焦急询问,工作人员当即回应“能上门办”。经客户同意后,大家迅速调试好移动办理设备,跟着客户直奔家中,在老人床前有条不紊办理起来,全程不过半小时,便让“取不出的钱”顺利落了地。
10月20日,南郊分社的柜台前也上演着暖心一幕。客户替年过八旬的奶奶来取失地农民补贴款,可密码输错导致银行卡被锁定。“老人腿脚不方便,连下床都难,咋来重置密码啊!”家属急得声音发颤,柜员袁红娅连忙耐心安抚,网点会计与她第一时间启动上门服务应急预案,揣着材料第一时间赶到张奶奶家。在简陋的堂屋里,工作人员蹲在老人身边,一字一句讲清业务流程,指导其签署委托书、采集影像资料,又陪着家属返回网点办好密码重置。“大老远跑过来解难题,你们真是咱老百姓自家的银行!”家属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这样的暖心场景,在丰仪信用社同样上演。近日,一名老年客户因行动不便,无法到网点办理个人信息维护业务,眼看影响后续支取补贴款,家属试着向丰仪信用社求助。了解情况后,网点工作人员立即备好移动设备与业务材料,主动上门对接——在老人家中,大家细致核对身份、耐心讲解维护流程,快速完成信息更新,全程细致又高效,让老人和家属少跑腿、不费心。
“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这是兴平联社服务老年客户的不变原则。针对老年群体常遇的信息维护、密码重置、银行卡解锁等特殊业务,只要客户有需求、符合风险控制要求,工作人员便化身“金融轻骑兵”,扛起设备、带齐材料,把网点“搬”到老年客户身边。从卧床老人的床头到农家小院的堂屋,兴平联社用“上门办、贴心办”打破金融服务的“格式壁垒”,让敬老服务不止于口号,更成为直抵人心的实在行动,让农信温情在金秋里暖了老人心、安了百姓意。
来源:
作者:兴平联社陈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