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地方银行

深耕医疗金融“五篇大文章”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以生态赋能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1-10

  医疗健康产业是守护民生福祉、承载高质量就业、推进共同富裕的核心领域。当前,该产业已跃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创新药企、高端医疗器械企业普遍受困于“长研发周期、高研发投入、轻资产运营”的特性,融资难题成为制约产业升级与民生普惠的关键瓶颈。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紧扣“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产业金融的核心要求,以“金融+生态”创新模式破局,既为医疗企业注入成长动能,更通过产业链协同、医疗资源下沉、就业岗位扩容,构建起“产业兴→就业稳→民生优”的共同富裕闭环。

  一、锚定“专精特新”:科技金融破题,筑牢共同富裕产业根基

  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高技术、高潜力产业的支撑。四川徕伯益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是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标杆——它是全国仅有的两家实现体外诊断全自动化设备国产化的企业之一,累计申报专利100余项,由清华院博士、中科院高级工程师领衔的研发团队,持续突破实验室自动化技术壁垒。走进其生产车间,5米多长的全自动化检测设备正高效运转,从样本处理到精准检测全程“零人工干预”,不仅将检测误差降至最低,更彻底解决传统手工操作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但技术优势背后,企业却深陷“成长烦恼”。“我们的设备主要供应三甲医院,采购流程严谨到需要多部门审批,从立项到最终回款周期长达1-2年;可研发投入不能等、原材料采购不能停,前期垫资压力像座大山。”徕伯益自动化负责人江总的困境,是众多医疗“专精特新”企业的缩影——若资金瓶颈无法突破,不仅企业创新步伐受阻,更会延缓国产医疗设备普及进程,制约医疗产业升级,间接拖慢共同富裕的推进节奏。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武侯支行在产业调研中敏锐捕捉到这一需求,紧扣科技金融“服务硬科技、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导向,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团队。团队摒弃传统银行“看报表、重抵押”的评估逻辑,转而聚焦企业技术壁垒、市场前景与社会价值,为其精准匹配供应链金融产品 “e 链通”。这款产品针对医疗企业特性量身定制三大核心优势:一是依托公立医院无条件应付责任,无需抵押担保,仅凭应收账款即可融资,破解轻资产企业“融资无门”难题;二是实行“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机制,资金最快T+0到账,灵活满足企业阶段性研发、生产资金需求;三是全流程线上操作,审批时间压缩至72小时内,企业可凭采购合同或发票在网银自主提款,回款后再还款,极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从多轮尽调至最终放款,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的这笔“及时雨”不仅让企业摆脱流动资金困境,更支撑其完成研发团队扩容与核心技术迭代—— 升级后的检测设备进一步适配基层医院场景,为医疗产业创新发展扫清障碍,而产业的壮大,正是共同富裕最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精准赋能成长:普惠金融下沉,拓宽共同富裕民生路径

  金融支持的价值,最终要落回到民生改善的实效上。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的服务不仅为徕伯益自动化“解渴”,更通过企业的发展,将医疗普惠红利传递至更广泛群体,让共同富裕的“温度”直达百姓生活。

  在企业发展层面,资金注入推动徕伯益自动化实现跨越式增长:2025年核心产品销售额达2024年的1.5倍,未来五年增速有望保持 50% 以上。业务扩张的同时,企业团队规模稳步扩大,既为高端技术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创造了设备调试、技术运维等稳定岗位——稳定的就业与收入增长,正是共同富裕“提低、扩中”的核心实践。

  在医疗服务层面,企业的成长让优质医疗资源加速下沉。如今,徕伯益自动化的全自动化检测设备已入驻华西附二、四川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更成功销往新疆等偏远地区。在偏远地区医院,该设备投用后,当地病毒检测效率大幅提升,患者无需再长途奔波求医;同时,设备帮助医院减少院内感染风险,在手足口病、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疾病的预警与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公共卫生安全筑牢防线。

  企业财务总监评价道:“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的方案不仅灵活,更懂医疗行业的痛点。帮我们稳住了贸易链,才能让更多患者用上好设备、少花冤枉钱。”这背后,是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将普惠金融理念深度融入医疗服务的实践——通过为企业“减负”,间接推动医疗服务“提质、扩面”,让金融活水最终转化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三、构建产业生态:产业金融协同,激活共同富裕乘数效应

  共同富裕绝非“单点突破”的局部成果,而是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集群效应的系统性工程。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深刻认识到,医疗健康产业的壮大,不能仅靠单个企业的成长,更需打通产业链堵点、整合生态资源。为此,该行跳出“单一资金提供者”的角色,以“金融+生态”模式构建医疗产业生态圈,推动金融服务从“单个企业融资”向“全产业链赋能”升级,释放共同富裕的乘数效应。

  在深入产业调研中,该行发现医疗行业存在三大核心痛点:一是终端医院向上游供应商支付货款周期长,导致产业链中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现金流压力;二是上下游企业信息孤岛严重,核心企业的技术优势难以辐射配套企业,采购与合作成本居高不下;三是产业链整体效率低,制约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间接影响民生福祉改善。这些问题不仅拖累产业发展,更成为共同富裕的“梗阻点”。

  针对这一现状,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从“资源整合者”定位出发,开辟多维度破局路径:一是搭建对接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定期举办医疗行业创新型产业对接会、产业发展沙龙,邀请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核心医疗企业及上下游供应商参与,促进资源精准对接,降低企业合作成本。二是深化链核联动,赋能中小企业。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为基础,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定制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如为徕伯益自动化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提供“e 链通”衍生服务,供应商凭与核心企业的订单即可获得融资,解决垫资难题,保障产业链稳定运转。三是联动多方资源,优化产业环境。促进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医药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多方联动,整合政策、技术、资金资源,为医疗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这种“金融赋能+资源链接”的生态模式,实现了从 “单点帮扶” 到“全链升级”的质变。从产业层面看,产业链协同推动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形成“研发-生产-应用-迭代”的良性循环;从就业层面看,产业链壮大带动设备制造、物流运输、技术服务等领域就业增长,助力居民实现“高质量就业增收”;从民生层面看,产业链效率提升推动优质医疗设备向偏远地区下沉,让更多百姓享受到普惠医疗服务。

  截至目前,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通过“金融+生态”模式,依托“e 链通”已为医疗、能源等产业链上85家以上企业提供超12亿元信贷支持,推动产业链整体发展,切实缓解了上下游企业融资难题。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关启亮表示:“我们正从资金提供者向生态构建者转型,通过输出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帮助产业链核心企业提升生态竞争力,最终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

  未来,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将继续深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聚焦 “专精特新”企业需求,以更灵活、更高效的金融支持,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强链补链固链;同时,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模式建设,在医疗健康领域持续探索,既当好创新药企的成长“陪跑者”,也做好民生福祉的“守护者”,在产业升级与共同富裕之间架起更稳固的桥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金融动能。

来源:浙江民泰商业银行
作者:阮骏琳 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