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工作的主要亮点和抓手在转型金融和以碳减排为核心的广义“碳金融”。
在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下,大中型银行向符合条件的碳减排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并按照要求,对碳减排项目数量、贷款金额和加权平均利率、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进行公布。
据中国证券报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披露了2023年第四季度的碳减排贷款信息。2023年,上述银行累计向逾1000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超1380亿元,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合计约3780万吨。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产品料持续增长,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将逐步加大,从而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持和助力。
碳减排贷款密集披露
近年来,在多方努力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据中国证券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碳减排支持工具余额为5410亿元,比当年年初增加2314亿元。
据中国证券报不完全统计,2023年,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南京银行等共计17家银行累计向逾1000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超1380亿元,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合计约3780万吨。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和邮储银行在2023年度的表现尤为突出,碳减排贷款规模均超过了百亿元大关。其中,工商银行累计向841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1046.21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69%,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2900.0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紧随其后的是邮储银行,该行在2023年度累计向177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163.78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10%,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3,998,380.54吨二氧化碳当量。
除了工商银行和邮储银行外,其他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也在碳减排贷款方面有所作为。例如,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和渤海银行在2023年度的碳减排贷款规模介于1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分别达到了49.35亿元、58.28亿元、12.11亿元和10.47亿元,这些银行的贷款也为碳减排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不仅仅是大型商业银行,也有一些农商银行在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上海农商银行和江南农商银行在2023年度分别向16个和3个项目发放了碳减排贷款,金额分别为2.61亿元和6.42亿元。
虽然与大型银行相比,这些农商银行的贷款规模较小,但它们在推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和碳减排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合计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达到了29.3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专注清洁能源等领域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创设的一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从已披露碳减排贷款信息的银行来看,相关贷款资金均投向了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
例如,杭州银行2023年第四季度,该行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下,合计向25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3.91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9%,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57330.31吨二氧化碳当量。
信息披露表显示,该行的碳减排贷款将专项用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再如邮储银行公告,碳减排贷款将专项用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其中2023年碳减排效应最为显著的项目是天顺风能乌兰察布兴和县风电项目、淄博市财金控股集团的张店区光伏项目、远景能源的新疆哈密巴里坤县风电项目等。
例如,兴业银行落地全国碳市场首单跨履约期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在保障企业按时清缴配额、完成碳市场履约的同时,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并提供融资便利。
此外,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南京银行也均表示,其披露的碳减排贷款将专项用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
谈及银行应如何合理布局碳减排支持工具重点支持的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大领域及其细分领域,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表示:一是优化授信政策和信贷规划,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匹配信贷资源。二是完善营销指引和专属产品,为一线展业提供指导和工具。三是做好碳减排效益计量和碳排放贷款统计的相关工作,为后续的披露和核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