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养老离我们很远,但一转眼,90后已年过三十,80后已步入中年,如何优雅地老去,已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现实问题。养老,这一个词似乎与中青年群体还很遥远,实际上,要实现品质养老,达成财富储备目标,更是需要“小步早走”开展积累,达成目标。个人养老投资,任重道远。随着个人养老金新规出台,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逐步明确,我国养老金“三支柱”进一步完善。
早在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的《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中就首次提出养老金制度模式。据介绍,第一支柱是国家责任的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旨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第二支柱是企业雇主发起的职业养老金计划,定位是“补充养老”及“雇员福利”;第三支柱是个人或家庭自主自愿安排参与的养老储蓄计划,政府提供税收激励。
目前,我国正加快构建功能更加完备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即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相衔接的体系,称为“三支柱”体系。
数据来源:人社部,数据截至2021年末
那么,我国的养老金“三支柱”具体指的又是什么?据了解,第一支柱指的是基本养老保险,特点是强制、普惠、政府主导,即 “五险一金”中的养老保险。截至2021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约10.3亿人,基本实现劳动人口的全覆盖,累计结存约6.4万亿元。近年来,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压力逐渐增大,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持续偏低,国家正在通过开展财政补贴、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拓宽基本养老基金投资渠道、研讨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政策组合,不断夯实强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大盘根基。
数据来源:人社部,数据截至2021年末
而第二支柱指的是企业/职业年金,特点是自主、补充、单位主导。截至2021年末,我国参加企业/职业年金的人数约7200万人,占我国总人口的5%左右,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不足7%,覆盖面较为有限。企业/职业年金累计规模约4.4万亿元。虽然职业年金设立时间较晚,仅面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但由于具有强制性,发展较为快速。
第三支柱则是个人养老金,特点是自愿、市场化、政策支持。截至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和相关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作为我国最早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的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自2018年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和苏州工业园区启动试点,截至2021年10月底,累计实现保费收入约6亿元,参保人数超5万人。
2022年4月21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纲领性政策《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建议》发布,明确“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依规领取个人养老金”。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且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
随着相关新规相继发布和产品悉数落地,个人养老金投资时代正式到来,并抢滩万亿新蓝海。至此,养老“第三支柱”终于正式“破题”,鼓励早规划、早投资,科学开展养老储备和资产配置,为养老生活多积累一份保障。
除标注外,其余数据及图表来源:易方达投资者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