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崇州市文井江镇大坪村的茶山上,青翠满目,茶香四溢,映照出一派丰收的景象。村民们忙着采摘最后一批枇杷茶。作为枇杷茶的主产区,文井江镇不仅以茶闻名,更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正是在这片茶园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的“普惠金融”之水,滋养着“小茶叶”走上“大茶业”的振兴之路。
金融“助攻”:化解发展难题
走进王女士的茶园,茶树整齐、步道幽静,游客三三两两,或是体验采茶、制茶,或是在茶园中漫步、观光。“过去,我只能想象这样的场景,而现在它成了现实。”王女士感慨道。
作为当地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王女士自2017年便开始规模化种植枇杷茶,茶园面积达328亩,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然而,种植在山坡地上的茶园,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采摘与施肥的人工成本高,土地流转费用也居高不下。王女士还计划修建旅游步道和民宿,带动村民增收,推动茶旅结合,但资金成了最大瓶颈。
就在她陷入困境时,浙江民泰商业银行金牛支行的客户经理小肖在一次郊游中偶然来到这里,得知了她的难题。由金牛支行行长带队迅速赶往了距离市区70公里外的大坪村走访调研,支行认为茶园拥有稳定的中下游客户,“茶旅+民宿”的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潜力深厚,但民宿也存在客源不稳定、淡旺季明显等特点,且民宿经营管理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投资回报周期长,短期的融资如同近水难解远渴。如何让王女士获得适配的融资额度和融资期限,客户经理小肖绞尽了脑汁。最终王女士通过追加抵押物和担保人的方式成功获得了400万元的中长期流动性贷款,这笔资金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还为她的茶园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保障。
转型升级:“茶旅”模式崭露头角
有了金融活水的助力,王女士的茶园不仅实现了规模扩大,还焕发出新的活力。如今,茶园已经从单一的种植基地,转型为集采茶、制茶、观光、住宿为一体的“茶旅”基地。周末和节假日,茶园人头攒动,最多时每天接待300至400名游客,较去年增长了2.3倍。王女士计划进一步挖掘乡村文化,将乡村美食、非遗表演、民俗活动融入“茶旅”项目,让游客在休闲度假中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
在金融助力下,王女士不仅实现了茶园的转型,还为村民们带来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增收渠道。通过“茶旅+民宿”模式,她的茶园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打通了乡村资源向乡村经济转化的通道。
从“小茶叶”到“大茶业”,王女士的成功是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作为深耕三农领域的金融机构,成都分行致力于通过普惠金融解决农村地区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增加信贷投放、减费让利等惠农政策等政策,不断优化产品创新,精准服务乡村经济。 为了提升服务效率,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成立了“红百合”金融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确保每一位客户都能享受到“最多跑一次”的便捷服务,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