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服务

因为有爱 所以执着——农行彰武县支行王晨松的无偿献血故事

发布时间:2023-01-04

  他,坚持31年无偿献血,每年2次,每次400毫升,累计献血达24000毫升,相当于5-6个正常人全身的血液量。

  他,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他,就是农业银行农行彰武县支行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员工王晨松。

  “既然献血能挽救生命,还有利于身体健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惠已,何乐而不为呢!”提起第一次献血,王晨松记忆犹新。1991年12月,他在辽宁银行学校参加培训学习期间,有一堂课就是献血的科普知识。课后,他便与参加培训的同事一起去献血。当时,其他同事每人都献了200毫升,唯有他献了400毫升。“既然身体允许,能献400毫升又何必献200毫升呢!”自此,无偿献血便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身体健康,血液才能合格。通过培训学习,王晨松了解到无偿献血对志愿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很高。为了献血,他比旁人更加关注和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吸烟不饮酒、不参加没必要的应酬、清淡饮食、规律作息是他多年来始终坚持的生活方式。为了献血,他坚持每天跑步健身,不仅强壮了体魄,还“跑”出了些许“高光时刻”,曾受邀参加过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徐州站)、奥运会马拉松选拔赛、大连国际马拉松及沈阳国际马拉松等赛事,最好成绩为43公里用时4小时38分12秒。

  “血液是生命所必需的物质,目前无法人工制造,只能依靠人们用爱心提供。”“献血,实际上就是在挽救生命,肯定是件功德无量的事儿!”“每次献血后,看到手机上接收的短信,‘尊敬的王晨松先生,您的血液检测合格,即将用于临床救治,感谢您的爱心奉献,’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在与他人的日常交流中,王晨松说的最多的就是上述这番话。

  每年2次,6月份和12月份各一次,每次400毫升。这是王晨松雷打不动的献血惯例。但这个惯例,也有被“打破”的时候。2008年5月,得知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的讯息后,王晨松第一时间赶到了采血点。他说,“这次我提前一个月来了,是专门为汶川地震灾区献的!”。

  多年无偿献血的经历,让王晨松和采血点的工作人员都已经非常熟络。“王大哥是我们这儿最忠实的‘回头客’,每年两次、每次400毫升,从未间断过。他不仅是一位‘捐献者’,还是一个‘宣传员’,利用自己在农行的工作岗位、朋友圈等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据我们掌握,近年来在他的宣传和影响下到我们这无偿献血的已不下六、七十人之多。”阜新市中心血站彰武献血屋负责人刘诗航说。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把做好事一直坚持下去。30多年来,从最初的尚未“而立”,到如今的已然“知天命”,见证了王晨松的“热血岁月”——一个个针眼、一本本献血证、一次次献血记录。这些,在王晨松看来,都是金灿灿的勋章。

  “我不接受采访,也不需要宣传”。性格内敛、为人低调、从不张扬的王晨松,曾无数次“生硬”地拒绝过媒体记者的采访。为此,关于他坚持无偿献血的事迹在当地也鲜为人知。

  心怀赤诚的人,从无豪言壮语。常有人问王晨松,你为什么能够坚持这么多年无偿献血。他的回答总是透着朴实和坚毅:“做为一名农行员工,献血,是我除了本职工作以外最愿意做的一件事儿,只要身体允许,血液合格,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血,是生命的源泉;爱,是生命的曙光。正是有了像王晨松这样一些人的无私奉献,才有了一条条生命得以延续的火种。

来源:
作者: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