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保险 > 保险知识

重疾险告别“独大” 长期医疗险崭露头角 健康险市场酝酿变局

发布时间:2019-12-03

  近年来,针对健康险的“续保”问题,监管层曾多次发文警示消费者,如今,这一争议终于迎来解决契机。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银保监会近日向各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长期医疗保险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明确长期医疗保险产品可以调整费率,但首次费率调整时间应当不早于产品销售之日起满3年,每次费率调整间隔不得短于1年。

  专家表示,长期健康险费率调整,可满足当前消费者希望获得“保证续保”承诺的最大诉求。不过,除关注“保证续保”外,消费者还应重点关注各家公司针对费率调整设定的触发条件和程序,保护自身权益。

  满足“保证续保”诉求

  根据此前发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保险公司可在保险产品中约定对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进行费率调整。为规范此类产品开发销售行为,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监管层制定了征求意见稿。

  “之前费率调整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保险公司在设计开发医疗保险时只能开发短期医疗保险产品,用停售老产品、升级新产品的模式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医疗通胀。”慧择保险网寿险产品中心副总经理王寅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新规明确允许对费率进行调整,实际上是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保障期限更长、为消费者提供保障程度更高的医疗保险产品。同时,征求意见稿还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制定费率调整办法、费率调整的触发条件、内部决策机制和工作流程以及费率调整时间和间隔,不仅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续保权利,还提供了灵活的长期健康保障、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保障需求。

  “长期健康险费率可调整,是《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一大看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教授朱俊生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过去,监管层没有明确健康险费率是否可以调整、如何调整,保险公司很难开发‘保证续保’的产品。但目前来看,‘保证续保’正是消费者的最大诉求之一。”

  “如果无法保证续保,投保人一旦发生健康问题,此前购买的健康险或将无法继续提供医疗保障,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风险暴露。但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变化,保险公司运营长期保单的风险也很大。”朱俊生进一步指出,“随着长期健康险费率可调整,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双方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未来,保险公司可探索保证续保的产品,为消费者健康风险提供更完善的保障;与此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调整费率,也缓解了险企长期经营的风险。”

  招商信诺人寿相关负责人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长期医疗险费率可以调整,将进一步增强险企开发保障期限更长、保障程度更高的产品的意愿,推动健康险产品向多元化发展,从而解决短期医疗险产品同质化问题,进而能更灵活满足人们对医疗健康保障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综合来看,费率调整对消费者和险企都是利好。”上述负责人表示,“对消费者来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健康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愈发趋于刚性。在政策推动下,消费者对长期医疗险的需求有望得到满足。同时,随着市场上保险产品的选择更多元化,消费者可搭配组合‘长期健康险’和‘短期医疗险’,更全面保障自身健康。值得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明确,保险公司销售费率可调的长期医疗保险产品,应向投保人提供产品说明书,列明费率调整的依据、流程、间隔时间和调整上限等;进行费率调整时,应将费率调整情况在公司网站上公示,同时必须以适当的方式通知投保人。因此,在购买相关产品时,消费者务必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关注保险公司对产品费率的阶段性调整。”

  “对于险企而言,长期健康险费率调整放开,提供了应对长期医疗通胀等赔付风险的制度保障,解决了先前不敢尝试开发长期产品的问题,将推动健康险产品结构向创新多元、长期化方向发展。同时,相信高端医疗险的需求也会得到快速释放。”上述负责人进一步指出。

  考验险企风控能力

  长期健康险的“游戏规则”生变,对险企而言不仅是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长期健康险费率可调整对行业影响较大,或使未来健康险的产品形态发生变化。”朱俊生认为,“目前,我国健康险以重大疾病保险为主导。统计显示,2018年末,重疾险占比超过50%以上;医疗险的占比为34%,且以一年期‘百万医疗险’居多。但重疾险的寿险属性较强,同时件均保费较高,保障额度相对较低,保障看病费用的功能存在一定局限性。费率可调整后,越来越多的险企将开发保证续保的医疗险,重疾险‘独大’和医疗险以短期为主的情况都将有所改变。”

  招商信诺人寿相关负责人指出,未来医疗险的经营将更加考验保险公司产品设计、运营乃至健康管理服务等各环节的精细化程度。“因为涉及对健康险风险更精细化的研究和分析,要对未知的风险配备更精良的管控能力以支持长期医疗险产品的运营,因此风险管控好的公司会更有竞争力,这将影响市场竞争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人们的需求从‘事后理赔’转向‘事前预防’,健康管理‘治未病’的理念越发被人们所重视,之前健康管理‘增值’服务将逐渐变成‘标配’。在科技赋能下,未来的医疗险将围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需求,跨界融合大健康产业各个链条,实现更为个性化、精细化、智能化、一站式的整合型健康管理服务。”上述负责人表示。

  (文章来源:上海金融报)

来源:
作者: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