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股市快速上涨,让跟踪大盘主流指数的指数基金赚钱效应爆棚,但不少增强指数型基金的超额收益却大打折扣,超六成增强指基跑输基准。
逾六成增强指基跑输基准
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市场上72只(A、C份额合并计算,并排除建仓期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超基准收益率为-1.29%。其中,46只增强指基收益率跑输业绩基准,占比为63.89%。排除部分今年一季度处于建仓期的增强指基,有两只增强指基收益率跑输基准多达8%以上。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股市快速反弹,让少数核心因子的收益增强效果降低,此前带来较大收益贡献的质量因子贡献度反而由正转负。
国内某大型券商研究所金融产品分析师认为,国内指数增强基金一般是在跟踪标的指数的同时,利用各类增强因子以获取超越标的指数回报的产品。不同的增强因子有不同的属性,如波动率因子偏向于交易属性,而质量因子换手率较低,偏重配置属性;另一方面,不同类别的因子适合不同类型的市场,如价值因子在熊市中表现较好,成长动量因子在牛市中表现较好,应该根据不同的经济周期来对因子做战术性配置。
该分析师称,“量化投资模型有效性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市场监控等基础上,市场风格切换可能会导致因子的有效性发生变化。一季度是牛熊转换的转折点,不少价值因子在牛熊转换中失灵,没能跑赢成长动量因子。”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高管也向记者透露,据他所在的公司量化策略部门分析,今年质量因子对选股是负贡献,没能跑赢标的指数,甚至跑不赢基准收益。他认为,在股市进入高位震荡阶段、行情分化之后,未来市场很可能仍会回归到价值和基本面为主的因子,继续为产品带来超额收益。
业内呼吁建立指基“质量标准”
分类型来看,跑输基准的增强指基集中在跟踪中证500、创业板指等产品上,而跟踪上证50、沪深300、中证1000的增强指基仍有部分超额收益。
沪上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绝大多数主动基金,包括增强指数基金跑不赢中证500指数,一方面是因为去年中小创跌幅惨重,为规避调整风险,行业增强指数可能增加质量因子获取超额收益,但今年该因子对收益产生负贡献;另一方面,只有小资金才可能找到市场的阿尔法,跟踪某一策略的资金规模较大以后,也很难获得超额收益。
数据显示,全市场12只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中,去年基金净值悉数超越基准收益率,平均超额收益为3.67%,而今年以来超额收益率由正转负,为-1.33%。
上述沪上业内人士称,“一个核心策略因子不可能同时达到高收益、低风险和可观的市场规模,一旦有这样的策略存在,大量资金就会涌入,从而造成收益率大幅降低,或市场容量下降。质量因子在最近几年表现抢眼,但不可能一直持续。”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标准化、工具化的产品,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型基金需要具备质量标准,以评判投资运作的规范程度。
华南一家公募指数和量化投资部门副总表示,今年多数指数增强基金跑不赢业绩基准和标的指数,这背后彰显了被动基金投资可以仿造投资“工业化”,对业绩增强的效果建立“质量标准”,让投资者有可以把握的投资预期。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指数基金经理也认为,随着资管新规的推出,商业银行慢慢成为指数基金的最大“金主”,它们对投资工具的遴选和评价要求不断提升,工具化产品也应该有更具风格鲜明的标签,做出自己的投资风格和专业水准,才能获得机构投资者的认可。
在这位指数基金经理看来,随着股指期货松绑,对冲策略流动性恢复,未来市场中性策略会受到银行等机构资金的青睐。“虽然在牛市中市场中性策略并不显眼,但在市场大幅调整时,该策略优越性较高,A股今年存在结构性机会,市场中性策略可以作为机构资金或偏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长期配置工具。”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