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信贷不能唯系统、唯模型
在信贷审批中指标反映的经营缺陷不等同于风险,尤其是某些细项。如同人们体检,健康的人不见得指标都好,生理指标好不等于人的健康,例如傻子。管理者都自以为信贷系统很优秀,是自己设计开发的。问题在:第一,世上少有完美的企业,让每笔贷款、每个客户都吻合贷款系统的标准,八成做不到,这样的审批如同现代版的郑人买履。系统标准制定得越详尽万全,贷款对象越难找,真能般配的往往也轮不着你来贷款。第二,市场与政策变化得都很快,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管理总是滞后跟不上,拖了后腿。如果机器真能把关,还要信贷专家干什么?市场总是长了人中短了下巴,企业的指标总是随市场波动,不吻合不是瑕疵,只需把住偏离度就行。
我国是发展中市场,依据一个不成熟市场的数据建模,主观设置一个参数,结果一定与真实的市场存在距离,这叫理论、模型与实际的脱节。假如在信贷管理和风控决策中唯模型论,按图索骥,照本放贷,一定会导致形式主义盛行;依据模板做尽调、批贷款和贷后管理,满足于填充表格做档案,风险分析格式化,比照标准泛泛而谈,当管理浮于形式,审贷就容易忽视对第一还款来源可靠性的分析,自然滑向关注担保抵押的二还款来源,信贷决策就丢失了灵魂。
来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