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财经 > 财经产经

扣非净利超90%!以岭药业三季报:新品撑韧性,筑牢增长曲线

发布时间:2025-10-30

封面头图.jpg

 《投资者网》蔡俊  

近期,以岭药业(002603.SZ,下称“公司”)发布三季报,凸显自身韧性。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8.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10亿元,同比增长80.33%;扣非净利润9.66亿元,同比增长90.5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78亿元,同比增长296.19%。

1.png

季报显示,各项业务经营状况良好,并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是营业外收入增加,另一方面是信用减值损失转回以及利润总额上升。 

归根结底,在中药行业承压的大背景下,公司的经营韧性正助其穿越周期。历经去年的资产减值和去库存后,公司正通过挖掘新产品构建新的增长曲线。 

公司的产品品类包括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其中,心脑血管品类的核心产品包括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等。今年上半年,该品类的收入19.63亿元,占营收的48.6%。 

但眼下,中医药产业正进入一个交替的新时代。国家推出多项政策鼓励中药出海和研发高端化,中药企业需要向高度和广度寻求突破。早前,公司表示积极的布局新药研发,公司计划每年申报1-2个品种。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5.44亿元,目前在研管线包含9个中药新药品种,多个产品已进入新药申报阶段。出海方面,公司系列专利中药已在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注册,覆盖东南亚、北美、中东、非洲等市场。

2-高清.png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公司1.1类创新药芪防鼻通片获批上市。该药具有益气通窍功效,用于改善肺脾两虚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未合并季节性过敏原患者的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症状。报告期内,该药成为首个在澳门注册上市的创新中药。 

换言之,公司在高度和广度的双重突破路径中,已迈出实质性一步。 

实际上,生态圈的构建才是激发中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但这点也是最难的。因为生态圈的根基在上游,而药材种植的标准与稳定一向是最突出的桎梏。中药材品质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产地也差异显著。难以把控的品质,叠加中小种植户占比高的现实,又进一步导致统一标准难以落地。 

对此,以岭药业通过独创的“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模式,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闭环。该生态圈的构建,解决了行业的痛点,树立了标杆效应。 

具体而言,公司通过自建、共建、共享等方式,在全国创建60个规模化、标准化的中药材种养殖基地,遍布20个省区,涵盖40余个品种。在此引领下,公司带动5万户药农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以河北涉县基地为例,公司投资700万元,承包10万亩荒山荒坡,从事连翘人工种植和野生连翘人工抚育,与当地农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建立起追溯体系,规范化管理固定基原、产地、加工等全过程,真正实现从土壤监测到采收加工全程数字化追溯,确保药材品质纯正。 

换言之,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创新合作模式,真正形成了稳定的原料供应体系,解决了中药材种植分散、难以规模化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公司在中游打造智能化生产体系,向下游布局从药品到保健食品的全链条,触达10万家医疗终端、30万家药店。(思维财经出品)■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