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经过
近日,东阳巍山支行拒绝一笔异常取现业务。客户吕某至网点取现,由于客户卡限额5000元,ATM先取5000元后来到柜台要求取现15000元。网点客服经理通过查看客户流水发现该笔钱是近期由福建某科技有限公司转入,但在客服经理和客户核实过程中,客户表示是由其朋友何某转入,随后客服经理与何某核实汇款公司名字,但何某并说不出来。经查何某与该网络科技公司并无直接关系,网点立马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巍山派出所,后续在警方协助处理下,成功堵截该起汇款转账。
案例分析
由于当前社会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我们作为国有大行的工作人员,更应该做好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时刻做好工作提示提醒,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的理念,以实际行动筑牢金融反诈“防火墙”,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三、案例启示
(一)强化办理业务过程中的信息核查。在客户进行资金交易时,应加强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背景调查,包括核实客户的身份信息、职业背景、资金来源等,以确保客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洗钱和其他非法活动。
(二)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明确各级员工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交易审批流程的严谨性和合规性。同时,网点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反洗钱、反诈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更好地识别异常交易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三)做好银警联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手段不断翻新,要加强警银联合,合力打造并维护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针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可疑情况,网点要在甄别核实情况后,及时联系公安机关,争取抢在电诈分子之前,实现对潜在被害人的有效拦截,进而减少电诈损失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