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绛县农商银行制定专项制度并组建专业团队与外拓营销队,深入调研建档评级授信;研发“林易贷”“红金贷”等特色产品,开展行业批量授信;优化林业产业办贷流程、构建银担合作生态、匹配产业周期,为林业产业注入金融动能。
绛县是山西省40个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土地面积149万亩,其中林地55万亩,草地32万亩,森林覆盖率38.6%,林业资源丰富。山西绛县农商银行紧扣县域资源禀赋,通过完善赋能机制、创新信贷产品、加大资金支持、优化服务供给等举措,让全县80余万亩林草地成为林农手中的“绿色银行”,为林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注入强劲金融动能。截至目前,该行为全县林业企业、经济林种植、荒山造林、苗木基地、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渉林客户贷款8.7亿元,位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
创新举措 完善机制
绛县农商银行根据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绿色信贷经营方针和发展规划》《关于信贷支持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及操作流程》《绿色信贷管理制度(试行)》《“林易贷”管理办法》等,加强赋能林业产业的政策传导,明确林业产业的重点支持方向和关键领域。从制度设计、流程优化、考核激励等方面构建保障体系。
组建专业团队,搭建林业产业服务体系。
成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组。设立授信调查和授信审批部门,合理划分服务范围,实行调、审、贷分离,简化办贷流程,提高办贷效率,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建立专业营销团队。组建16支外拓营销团队,公开选拔优秀客户经理,充实林业产业信贷队伍,同时将人员配置、绩效薪酬向基层客户经理倾斜,加大林业产业摸排走访,梳理筛选重点支持项目清单,了解融资需求,建立对接机制,实现林业产业资金精准投放。
延伸服务触角。对辖内林业产业客户实行网格化管理,向最边缘的村、组、户延伸金融服务半径,充分发挥客户经理作为“网格员”“联络员”“服务员”金融“三大员”的重要作用,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深入调研精准对接,量身定制扶持方案。
深入走访调研,建立扶持档案。全县15个网点100余名高管、中层负责人、客户经理作为“赋能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主体,借助“整村授信”“行业批量授信”“千企万户大走访”等活动,对全县10个乡镇的林业产业上下链经营户和140多家专业合作社、公司、企业、林场等开展大调研、大摸底、大投放。各调查工作小组借助“手机端App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现代科技平台,进村入户、见人见实,逐户现场调查、录入林业产业种植户、经营户、合作社、公司、企业的基本信息和信贷需求;逐村逐户建立“林业产业信息档案”,对林业产业客户的基本情况、种植面积、品种、预计收入、金融需求等精准“画像”,及时匹配客户需求。
开展评级授信,确保林业产业资金供给。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林业产业链客户的信誉程度、经营能力、资金需求等实施差异化服务。对产业链客户主体进行评级授信,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循环使用”的管理办法,评级高的可授信200万元,评级低的授信在10万元以内,真正做到“走访一户、对接一户、授信一户”,积极为林业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融资延伸服务。
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网点广、人员多的优势,深入乡镇、企业、村组和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深化与客户联接联动;加强与绛县林业局、各镇乡林业站对接合作,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林业产业,打造乡村振兴林业产业链品牌;举办各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搭建金融需求主体对接沟通平台,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满足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资金需求,推动林业产业改革发展取得实效。

创新产品 行业授信
创新研发信贷产品。紧紧围绕林业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客户需求,不断提升产品研发力度,设计合适的产品担保方式、期限和利率定价策略,丰富产品组合,持续提升客户获得感和满意度。对有林业产权的客户,推出“林易贷”;对种植山楂、樱桃、连翘、皂荚等经济林的客户,研发“红金贷”“大棚贷”“果业贷”等产品;对林下经济客户,推出“药财贷”;对森林康养客户,推出“亲情贷”,为客户提供有温度、有速度、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林易贷”是针对林业产业投资规模大、生产周期长、受自然风险影响显著等特性,结合林业产业生长周期各环节资金需求,量身定制的一款绿色普惠信贷产品。该产品采用“林权+家庭信用”模式,利率比其他贷款利率优惠50个基点,贷款额度可达30万元。通过降低利率、提高贷款额度,纯信用、纯线上办贷,让“数据多跑路,林农少跑腿”,切实解决了林农“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创新开展“行业批量授信”。为促进林业产业链增值发展,绛县农商银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绛县林业局、农业农村局、果业中心组织协调,牵线搭桥,先后与林业产业链客户举办“山楂产业”“樱桃大棚”“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等行业批量授信会16场,邀请全县林业产业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社、森林康养等客户参加,客户范围涵盖种植、购销、加工、苗木培育、新品种引进推广等林业产业发展多个环节。先后沟通对接林业产业上下游客户2300多户,为有信贷需求的客户授信3.6亿元,有效拓宽绛县农商银行获客渠道。

创新模式 精准服务
优化办贷流程,为服务提效率。建立“结对子、免排队、优先办、限时结”工作机制,为每一位林业产业客户配备专属客户经理,“一站式”对接,一次性告知,全流程开通“绿色专属通道”,同步为其提供现金管理、支付结算、信息咨询等全方位便利金融服务。落实“限时办结”要求,压缩贷款审批周期,提升服务响应速度。持续深化“行业批量授信”,客户经理主动上门对接林农、行业客户,将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荒山峻岭。
构建合作生态,破解“担保难”痛点。针对林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担保不足”的共性问题,持续加强银担合作深度,与运城财联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推出“总对总”担保和风险分担业务,降低担保门槛、分散信贷风险。
精准匹配产业周期,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针对樱桃、中药材、林果等产业,建立“农产品上市情况表”,详细分析各产业投资期、生产期、收益期;定期向客户经理下发专项营销提示,引导信贷资金在“樱桃建棚期”“中药材购销旺季”“林果保鲜期”等关键节点精准注入,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优化基层服务网络,提升服务可及性。优化完善客户经理服务工作机制,构建多层级服务体系。联合绛县林业局及村“两委”,在行政村设立“金融服务驿站”,明确包村客户经理 “定人、定点、定时”驻村办公,为林农提供“贷款申请+服务咨询+金融知识普及”一站式服务。拓展社区金融服务,为每个村、社区匹配专属金融联络员,提供上门服务,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实现“数据赋能”。充分运用电子地图,将辖内林业产业客户名单分解到人,开展精准对接营销,及时搜集客户差异化需求,针对性研发新的贷款产品,进一步增强客户黏性。及时整理下发林业产业客户名单台账8000余户,指导客户经理“按图搜索”,精准发掘客户动向,逐户摸排客户金融需求,因户施策开展客户营销,进一步提升精准营销工作质效。
(作者为山西绛县农商银行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