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服务

写好少年防诈文章

发布时间:2024-01-25

  当前,不少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成为网络游戏的忠实网民。甚至5岁的年龄,在玩游戏时能够相互对话,兴奋起来乱蹦乱跳。不但如此,还能够根据游戏系统中的提醒,购买装备、账号等,还能够按照要求充值费用,不但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为诈骗分子实施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孩子学习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强化学龄期、学龄前儿童网络知识教育,预防诈骗非常重要。

  学龄前儿童成为不法分子诈骗的重点对象。

  媒体报道:案例一:去年3月10日,王某在家中玩“塔防精灵”游戏时,诈骗分子以“卖号”为名实施诈骗”,最终导致王某损失6000元,看似不多,要知道这是一名未成年的孩子。

  案例二:利用领用游戏皮肤实施诈骗,未成年的小陈用爸爸的手机玩一款叫“蛋仔派对”的游戏时看到一个昵称“蛋仔派送员”的信息,称可以添加对方领取“蛋仔派对免费皮肤礼包”。小陈添加对方QQ单独联系,在对方指导下领取礼包后,窗口弹出小陈系未成年人,涉嫌违规领取游戏皮肤,要罚款5-20万元,称如果不及时处理,要抓小陈的爸爸妈妈坐牢,还发来一些戴手铐的图片恐吓小陈。在骗子的恐吓和诱导下,小陈下载了“腾讯会议”“云闪付”app,小陈在骗子指导下打开“云闪付”添加了家长两张银行卡信息。导致手机绑定的银行卡里的36万余元一个多小时内被转走。最后,小陈的爸爸选择了报警。

  提前预防,远离游戏。对于学龄前儿童,远离游戏,防范误操作导手机中关联账户资金被盗,家长要做好教育和引导。平时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玩游戏,更不能为了轻松,引导孩子玩游戏,孩子一旦迷恋游戏,导致注意力分散、学习精力不集中,会影响孩子一辈子。对于学龄儿童,老师会指导家长让孩子远离手机,预防由于孩子自持能力差,又具有了基本的文化,一旦喜欢上游戏,将会带来很大隐患,不少学龄的少年,彻夜迷恋网吧,为了买装备、买账号等,节省生活费用,甚至走向犯罪之路,最终被毁的是孩子,这些都是在学校外发生的,所以,家长要经常与老师沟通,当好校外对学生的监督义务人。

  提前教育,避免诈骗形成。抓好学龄前、学龄儿童的防诈骗能力教育,可以通过把公安部门发布的相关案例制作成幻灯片、通过微信小程序图片+讲解的方式,让孩子观看,了解风险,讲解危害。一方面,能够提高孩子对不接触游戏的风险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通过游戏途径防范游戏诈骗。

  提前引导,增强找防范意识。少年被诈骗的主要途径是网络游戏,让孩子少接触网络,家长可以通过带孩子看电影、到田野中散步、在孩子面前不使用智能手机,不要孩子不接触智能手机,告诉孩子谨慎使用网络,不随意给任何人、任何账户转账。防范孩子被骗,就要做到“三要”“三不要”。一是“不要”让孩子接触网络,若学习的必要接触网络,家长一定“要”陪同,做好监督。二是家长“要”保护好自己的账户和密码,“不要”随意告诉孩子支付密码。三是提醒孩子在使用网络时,要提高警惕,对任何陌生人不转账,陌生人要求提供家长银行账户或者其他方面的验证码,不要提供给任何人。

来源:
作者:田忠华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