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热心公益的三口之家。妻子韩芳是工行河北保定分行账务管理中心的普通员工,丈夫就职于人民银行保定中心支行,女儿品学兼优,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十几年来,这个家庭扶危济困,慷慨助学,积极参与公益活动,2009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级“文明家庭”称号。
扶困济弱,爱心诠释幸福内涵。2001年,韩芳在报纸上看到河北省妇联号召捐助贫困失学孩子的消息,看着那些即将失学孩子的照片,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先生王林勇的倡议下,他们为其中的一个女孩寄去了200元钱。一个微不足道的善举开启了这个家庭精彩的公益生活。此后韩芳每年都按时给女孩寄学费,过年时还寄去买新衣的钱。每年都坚持给她寄送学习资料,激励她保持自信、战胜困难,用知识改变命运。女孩考入大学后,韩芳每年资助她部分学费,缓解了她的经济压力。2011年,女孩大学毕业,在北京谋得了一份工作,由于工作努力,2013年被在杭州的公司总部调用,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员工。从辍学女孩到上市公司白领,女孩用勤奋执着演绎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也激励了韩芳全家投身公益的决心和热情。
持之以恒,慷慨彰显大爱无疆。或许是职业影响,2012年,韩芳全家响应《保定晚报》的助学号召,在市政府爱民亲民办公室的支持下,以“定投”方式开始资助一名河大贫困生,即学生在校期间每月资助生活费500元,直至大学毕业,目前已连续捐助三年,累计13500元。同年,韩芳还与民间公益组织“义工联”共同资助依棉技校贫困生一名,每月捐款100元,累计800元。
2015年3月以来,韩芳一家人建立“膳食改善微公益计划”,每月为洪德家园的无依儿童送去亲手做的炖肉、茶叶蛋,改善孩子们的伙食。韩芳一直坚持做到今天,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同事朋友,大家齐心协力、捐款捐物共同参与其中。每次听到家园大姐和孩子们说“有炖肉吃了,孩子们有福了”、“茶叶蛋真好吃”,韩芳就感到特别满足。
“毋以善小而不为”。少买一件新衣,少在饭店吃一次饭,这些微不足道的节省,就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缓解他们的一时之困,让寒门学子感受到前行路上,不止有苦难,还有温暖。善行若水,润物无声,点滴的付出或许不能改变社会,改变人生,但这份善念吸引了工行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公益。
热心公益,无私绘出五彩生活。第一次成为义工是2010年参加《燕赵都市报》组织的清扫花园里社区。韩芳一家人和几十位义工戴着白色的义工帽,在炎炎夏日里来到花园里社区,扫地、捡拾、运送垃圾,将这个无人管理的老社区打扫得干干净净,用实际行动传播宣扬了义工这个概念。从此以后,韩芳与义工活动结缘,几乎每期都参加。在竞秀公园、在华联天桥、大润发天桥、在植物园、在东湖、在火车站,都曾留下韩芳一家热心公益的身影。义卖报纸,福利院看望老人,街头为灾区募捐......多年的义工经历,让韩芳意识到,慈善的多寡不在钱多钱少,而是爱的饱满与贫瘠。钱物固然实惠,但时间和爱心的付出更是无价。
积善存福,仁爱播洒智慧人生。“给子女留书,他未必读;给子女留财,益堕其志;惟有积德累功,才能真正助益子女人生……”这是几年前韩芳和其先生在一堂传统文化讲座上听到的一段话,让他们一下子明白了教育孩子的正确路径。只要有时间,韩芳就带上孩子参与义工活动。清扫过街天桥、清扫竞秀公园、义卖助学等等,让孩子身体力行感知社会,体验劳动,学习感恩和奉献。2013年,保定一中号召全校师生为贫困学生捐款,女儿毫不犹豫地将用来充饭卡的200元钱全部捐出。2013和2014两年,韩芳以女儿的名义先后资助曲阳贫困高中生刘悦合计2000元。今年8月,刘悦如愿以偿考入河北金融学院,韩芳全家为他喜悦,并决定继续支持他完成学业。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公益生活中,韩芳真正体会到幸福的真谛——“施比受更为有福”。韩芳说:“作为义工、志愿者或是捐助人,很多时候都感到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人。真诚地感谢是那些接受我帮助的人,是他们成就了我们充实饱满的生活,让我们收获了心灵的喜乐安宁,让我们找到了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路径。献身公益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