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要闻

工行遵义分行:打好“金融助农”组合拳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2-18

走进转折之城遵义,如今的新农村,农产品销路越来越好,农民生活也越过越红火。一直以来,工行遵义分行(以下简称“遵义工行”)在支持地方特色产业、促进村民就业、助力增收致富等方面下足功夫,花更多的心思在“三农”上,做更细的工作在乡村里。

遵义工行牢牢把握住党建引航、赋能实体的总方向,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好文章,聚焦群众所思、所盼,企业所急、所需,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出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2022年2月中旬,遵义工行普惠贷款余额15.79亿元,较年初增加1.6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86.55亿元,较年初增加4.34亿元。

探索特色模式找准“着力点”

“在我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工商银行及时为我公司办理了300万元的贷款,我们利用贷款技改扩能,茶叶出口金额达6000万。”遵义林仙康茶旅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据介绍,遵义林仙康茶旅有限公司地处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于2016年成立,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出口贸易、 旅游、餐饮、康养为一体的茶旅一体化龙头企业。为做强茶叶出口贸易,该公司向工行凤冈支行申请贷款300万元。贷款很快到账后,公司对厂房进行了装修,购买了茶叶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了生产线清洁化、标准化、自动化。目前,公司生产线年产量从原来的150吨增加到300吨。

为了将乡村振兴战略落细落实,遵义工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行长为组长的支持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集合各专业条线打造一支专业有力的乡村振兴工作团队,承担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策传导、统筹推进、部门沟通等职能,形成了良好运行机制。同时,与村级党组织开展党建结对共建,进行金融服务平台介绍和优势宣讲,收集涉农单位服务需求,围绕“党建+金融”融合、“政府+银行”联动,共同探索具有工行特色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模式。

立足便农惠农抓好“关键点”

“买牛犊和饲料要花不少钱,正在我们束手无策时,工行及时提供了贷款支持,简直帮了一个大忙!”1月26日,工行贵州遵义凤冈支行成功发放全省首笔“工银兴农贷·贵农e贷”30万元,获得贷款的凤冈县肉牛养殖户高兴地说道。该笔贷款的成功落地,为农户提供从申请、审批到提款、到账的“秒贷”体验。

在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凤冈样板的基础上,遵义工行将持续做好“贵农e贷”的推广工作,扩大产品服务覆盖面,扩大金融服务半径,开展好肉牛、茶叶、烤烟、桑蚕等产业调研,服务好实体经济,加大信贷支农、惠农力度,确保应贷尽贷,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贷款贵、担保难等问题,加强银政合作,助力农民春耕备耕。

遵义工行牢牢把握遵义市第一、二产业全省领跑的区域优势,将支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不断加强各县域优势产业信贷支持。2021,实现辣椒和高粱“产业兴农贷”创新业务落地,为涉农经营主体发放普惠贷款3870万元;实现凤冈“园区e贷”业务落地,发放贷款830万元;实现“烟农e贷”业务突破,发放贷款154万元;完成“茶e贷”融资方案优化,发放贷款2669.5万元;实现桐梓方竹、余庆花椒等产业供应链融资落地,发放贷款6820万元。同时,大力开展涉农贷款创新,拓宽农村担保措施,于2021年12月发放遵义分行首笔林权抵押贷款3000万元。

解决企业难题盯住“需求点”

专注于生产泡椒、油辣椒、干辣椒产品的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下称“贵三红”)创立于1998年。随着2016年市场进一步拓宽,公司生产规模跟不上,需要建立一个年产10万吨的特色辣椒食品加工项目,资金缺口3亿元。

遵义工行人员主动上门,认真了解公司的项目情况和资金需求,严格做好风控,为贵三红打开绿色通道,成立服务专班,以高效专业的服务,帮助贵三红快速打开发展局面。自2017年起,为贵三红投放1亿元扶贫产业子基金用于新厂区项目建设;2021年,投放19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辣椒原材料收购。如今的贵三红,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发酵辣椒加工企业,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以支持地方实体经济为己任,遵义工行结合遵义市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布局现状、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加大对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坚持推动普惠金融改革创新与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互促共进,持续为农业农村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保障农村特色产业经济效益。

将目光放远,把范围扩大。遵义工行以自主创新研发的线上“随时递”商城平台为依托,以“智慧售票”系统为驱动,与遵义交邮发展公司开展“交邮融合+”深度合作,初步实现“工农e家”平台、“随时递”商城平台和“智慧售票”系统融合管理,有效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目前在正安县正式上线试点,为更多实体拓宽了新渠道。

来源:
作者:吴楠、何茂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