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要闻

让沉睡的乡村土地“生金”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擦亮“农地银行”特色品牌

发布时间:2022-10-15
      基础设施薄弱、农田设施老化,中低产田居多,严重制约着粮食稳产高产。
      耕地被撂荒,土地被浪费,想流转的新型经营主体却因找不到“大块地”发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系列矛盾如何破解?
      近年来,农发行湖北省分行积极对接湖北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建设,深入统筹山水路林村及产业,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有效激发农地潜力,擦亮了“农地银行”品牌形象。
      农田账本背后蕴藏着一系列新变化。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业支撑、项目平衡”的设计思路,该行形成“全域整治+产业收益”等模式,审批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32个、143亿元,占全省金融系统支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96%,确立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信贷主办行龙头地位。
      今年以来,累计投放农地类贷款115.4亿元,截至9月末,农地贷款余额203.7亿元,农地贷款已成为加速乡村振兴建设的强力“助推器”。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
50万亩高标准农田夯实“粮袋子”

      金秋时节,在龙王镇大型农用地综合整治项目现场,机声轰鸣,挖掘机挥舞着巨大的手臂,大型车辆来往穿梭,上演着大干快干场景。
      “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在一旁憨笑着说道。“摞荒地全部被大型粮食企业流转,连片耕作,每亩收入至少增加15%。”
      龙王镇位于襄阳市襄州区,是一个缺水有坡的低产岗地,许多农民外出打工,大量土地被撂荒。2020年,龙王镇被纳入湖北省首批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之一。
      该行紧紧围绕当地乡村规划,以发展有机小麦种植和优质香米种植特色产业为核心,审批贷款5.4亿元支持龙王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用于实施农田生态整治、“旱改水”提质改造、水源地保护、村庄环境整治等,新增耕地2000余亩,新增水田7600余亩,新增挂钩指标1600余亩。低产田一跃变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效粮仓”。
     “十四五”以来,该行深入践行“藏粮于地”战略,累计审批农地项目123个,投放贷款231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以上,新增耕地8.5万亩。
      今年夏季,喜讯从北京传来:国务院表彰5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先进省份,湖北省榜上有名。
 
全要素改造
助力麻城“菊”经济抢占高地

      9月以来,沿106国道,麻城市百里菊花风景画廊一片生机勃勃,在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贷款助力下的华中第一菊花产业即将迎来丰收。
      麻城,中国三大菊花产地之一,全市菊花种植面积达15万亩。但过去主要是千家万户小农种植,缺乏整体规划和产业布局,市场竞争力不强。
      菊花种植对土质要求较高,而作为核心产区,黄土岗镇面临耕地碎片化、土地质量退化、资源浪费、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短板,已成为制约产业壮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2021年,省分行将麻城纳入全省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验示范区,以此为契机,指导下辖支行牵手麻城市投融资公司,支持以菊花为重点产业的省级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该行审批3.2亿元贷款,实施黄土岗镇全域  国土整治项目,先行先试,一揽子解决发展壮大的深层次痛点。
      通过统一规划,一盘棋进行产业布局,在黄土岗镇一线串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5万亩,对1100公顷土地进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农田尾水生态处理、农田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全要素改造。
      在该行贷款助力下,土地提质增效,田间公路四通八达,淤积废弃的水利设施得以修复,为菊花种植等特色产业集中连片、提升品质、增加产量打下了良好的土地基础。
 
全产业链优化
煮沸万里茶道青砖茶

      壶中烹煮,茶块变红,让人口齿溢香,身心也随之放松下来。9月16日,赤壁市羊楼洞青砖茶店店长周思正忙着为各地的访客泡茶、讲茶。现场签下了不少订单。
      赤壁市羊楼洞镇,是中俄万里茶道重要源头,以青砖茶享誉全球,曾占中国茶叶出口量的40%。古老的青石板路,当年运输茶叶的车轮凹槽仍清晰可见。
      “产业发展快,要靠龙头带”。针对青砖茶企业小而分散,加工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农发行湖北省分行以建设青砖茶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园区为抓手,强化茶企造血功能,为复兴青砖茶产业“航母”提供动能。2019年2月,该行支持的赤壁青砖茶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园区项目,入选湖北省“十大千(百)亿产业链”示范项目。
      2021年8月,该行审批8亿元支持赤壁青砖茶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园区(一期)项目建设,实施土地指标增减挂钩,腾挪出数百亩地,打造加工车间、研发中心和茶旅融合体验店等配套硬件,过去各自为政的产业链形成了一个整体。
      项目不仅对1.35万亩茶园进行升级改造,还包括完成土壤改良、茶种更新、良种栽培、排水喷灌设施、道路修整等配套设施建设,并接入5G智慧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
      2021年12月,青砖茶未来实践展示馆正式开馆,融文化体验、产业认知、产品品鉴于一体,深受消费者青睐。
“新建的研发中心在产业园获批土地上顺利落成,开发出了青砖茶面膜、凉茶、冰激凌,推出了‘茶虾之恋’‘茶鱼饭后’等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业态、新产品。”茶企总经理兴奋地说。有条不紊施工建设深加工冷储物流等基础设施,为“一块砖”链出活力与希望。
      截至9月末,该行已为该项目累计投放贷款2.4亿元,在政策性金融的“贷”动下,青砖茶迅速插上了重塑辉煌的“翅膀”,古老的青砖茶正焕发新的活力,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
 
全方位发力
“农地+”模式方兴未艾
 
      该行紧紧围绕“农地+”思路,做足土地文章,探索形成“农地+产业”“农地+园区”“农地+农文旅”“农地+三产融合”“农地+生态价值开发”等多种模式,为各类产业发展腾挪出生态空间,“以地生金”的领域越来越广阔。
      今年6月,该行审批3.8亿元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用于支持随州曾都区万店镇乡村振兴及产城融合建设项目(一期)建设。项目通过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以及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工程,增强土地承载能力,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着力构建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产业平台体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大的新动能。
      在黄石,该行审批20亿元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贷款。在实施农用地、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工程等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功能导向性划区,进行集聚规划,有效解决乡村地区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资源利用低效化,助力黄石市临空港经济区腾飞。
      在宜昌,土地整治为全域旅游打开了想象空间。三峡水库旁,以九畹溪漂流为代表的多个旅游项目补齐短板,提质增效,气象一新,成为游客争相体验的避暑胜地。
      在黄冈,“接二连三”,利用农地改造,村村建光伏电站。在光伏大棚、低产山坡上面架光伏电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光伏大棚下发展种植业(蔬菜、油茶)、养殖业(养牛、养羊等)以及旅游业(观光农业、休闲娱乐),做到光伏扶助、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三产融合、相得益彰。
      荆楚大地,撂荒地正变身希望的田野。在淡淡的稻香里,可借鉴可操作接地气的“农地+产业”创新探索模式,正在全省范围内快速复制。曾经困扰一时的城市项目“缺地”与农村发展“缺钱”的矛盾迎刃而解,地方政府盘活农村土地存量资源的热情空前高涨。
 
来源:农发行湖北省分行
作者:唐芳语 刘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