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要闻

商城支行:读《文化苦旅》

发布时间:2022-06-20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么如果我们行走在路上的话,带哪本书比较好呢?
我给大家推荐《文化苦旅》。本书是当代学者、散文大家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集。是他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所以,全书都是通过对各地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有感而发。
作者在开篇即写下疑问:
“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余秋雨先生就是带着这种困惑,推开了书房的门,走向远方。
跟着作者,我们一一走过了莫高窟、都江堰、月牙泉、承德山庄、黄州、杭州、天一阁……,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阳关雪》《莫高窟》两篇中的描写与感悟。
听我给你们背背:
“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
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阳关雪》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在窟里行走时,当看到整个画面出现了扬眉吐气般的欢乐,那只能是唐代。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瞋。”《莫高窟》
在不断的寻觅与行走中,余秋雨对中国人的生活理念做出了一个总结,就是崇尚安居乐业,平淡是真。
他总是强调“宁静”、“宁谧”和“实在”这三个词。
深知人生不论如何地喧嚣、繁华,最终总要走向平缓和实在,所以他才在《沙原隐泉》里说:
“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洌,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或许在过于喧嚣的社会中,我们只有稍稍远离一些,才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作者所传达给我们的这种“宁静观”在《白发苏州》里最为明显:“海内美景多得是,唯苏州,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憩。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
当然啦,我们行走在路上,除了要享受旅行带来的轻松与快乐,其实也是为了领略书本之外的自然文化。
那么到底何为自然文化呢?
余秋雨在《杭州宣言》中阐述地很清晰:
“什么文化一到了杭州,就立即变成了一种景观化、生态化的存在,且不说灵隐寺、六和塔、葛岭、孤山如何把深奥的佛教、道教转化成了山水美景,更让人惊喜的是,连一些民间故事也被杭州铺陈为动人的景观。
最惊人的当然是《白蛇传》里的白娘娘。
杭州居然用一池清清亮亮的湖水,用一座宜雨宜雪的断桥,用一座坍而又建的雷峰塔,来侍奉她。像《白蛇传》的故事一样,杭州的要义就是追求人间之美,人间之美的基础,是生态之美,尤其是自然生态之美。在杭州,如果离开了自然生态之美,什么文化都不成气象。”
其实又何止杭州,在余秋雨先生看来:“整个现代文明都不能过于自负,在人和自然的天性面前,再成熟的文明也只是匆忙的过场游戏。看起来文化浓度很高的地方,反而缺少本真的大文化。”
这就是余秋雨先生对当下整个文化生态的反思。
我觉得,对于一些爱旅游的朋友来说,如果你不想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这类走马观花式的游玩,而是想来一场真正的旅行,那么,就不妨把这本书作为深度旅行指南,然后开启一段有意义的人文之旅吧。
 
来源:
作者: